正高级英语教师,英语学科主任。北京市骨干教师,海淀区学科带头人,研究生导师,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标兵,教师资格证国考考官,海淀区兼职教研员,国家、市、区课题负责人。
带领团队编写《BEST READ(百思“悦”读)特色课程群》,获海淀区学校课程实施方案一等奖,《基于身心健康提升的高中英语“有生”阅读课程》获海淀区普通高中特色课程,《中学英语阶梯阅读》、《培生英语章节书分级阅读》、《高中英语听力进阶》全国发行。
教育故事1:
新生升入高中后的军训期间,我会每晚到宿舍看望他们,或是利用下午班会的时间召集学生,一起说说话。我深知,这是孩子们融入新集体的重要时刻,我不能错过任何一个与他们交流的机会。
这个习惯是在我成为班主任后不久养成的。那时,我还是一位年轻教师,记得有个男孩相比于同龄人发育较晚,个子不高,我鼓励大家自我介绍或是才艺展示时,他只是安静地听别人说。他的沉默让我感到一丝不安,我决定要帮助他打破这层隔阂。
一天下午,阳光洒满教室,我走过去,主动邀请他给大家讲个故事,“什么都可以,想到什么有趣的事情都可以和大家分享。”他犹豫了一下,眼神中闪过一丝不确定。我微笑着鼓励他,告诉他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只要勇敢地分享,就能找到共鸣。
最后,在我的鼓励下,他站了起来,微微颤抖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定。他讲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次趣事,关于他和一只调皮的小松鼠的故事。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童真和幽默,班级里的气氛也逐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给他鼓掌,凑过去主动和他相识。我看到他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后来的三年里,我们的关系越发亲密。我看到他越来越自信大方,甚至主动竞选了班委。他的成长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更加坚信,每个孩子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他们都能闪耀出属于自己的光芒。
之后,我又带了许多届孩子,在军训基地安抚一张张晒得通红的小脸蛋,陪伴他们走过三年,最后送他们走进高考的战场。这样的故事一直在重复,但从不枯燥。每当看到他们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的精神,我都深感自豪。
再次遇见那个男孩的时候,他已经是个高大挺拔的小伙子。当年那个羞涩内向的小男孩,现在从事着需要大量沟通和社交的工作。聊起往事,他感慨地说道:“老师,您当初的鼓励,让我有信心、有勇气从事今天和人打交道的工作。”
通过此事,我再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作为教师,我们要一双发现的双眼,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同时陪伴孩子度过优质时光,引导他们从青涩走向成熟。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热爱的事业。
还有很多学生在毕业多年后告诉我,中学的成长经历依旧是他们的力量源泉。昔日时光依旧能让他们汲取继续向前的勇气。这让我感到欣慰,同时也意识到肩上的担子。我深知,教师行业需要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会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孩子们正确认识世界,分辨是非善恶。我希望他们成为不一定闪耀,但一定要正直勇敢、爱国诚信的人。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热爱的事业。
看到一届届的孩子们长大,步入社会,成为国家中坚力量的一份子,就是对我最好的回馈。我将继续为之奋斗终身,陪伴更多的孩子走过青春的花季,见证他们成长的奇迹。
教育故事2
在我30年的教育生涯中,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孩子,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个英文名叫Jason的男孩。至今回想起来,我仍感叹于英语教学带给他的影响,并为他的成就感到由衷的骄傲。
还记得最初见到他是在高二新学期的第一堂课上,我在课前邀请这个刚转来的瘦高男孩作自我介绍。面对一张张新面孔,这个孩子站起来显然有些局促。我仍记得在结尾时,他坦言:“事实上,我并不擅长英语,但我学习英语的秘诀就是苦中作乐,将我喜欢的事物和英语结合起来……”听到这,我不禁莞尔,他的可爱和坦诚让我心生好感。出乎意料的是,当堂课下,Jason就拿着自己的作文本找到了我:“这是我暑假练习的作文,能请您帮我看看么?”我翻开一看,无比惊讶:所有字母都整齐地依线排列,是最规范的“衡水体”!抬起头对上Jason认真的目光,我真切地看到了这个孩子对英语的执着和最纯粹的求知欲。在往后的英语辅导中,他的这份热忱一直在感染着我,激励我在备课答疑中结合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调整教学方案,为他们提供更好的帮助。
为了鼓励Jason在英语上精进并更好地融入班级,我邀请他加入了班级的“英语沙龙”。每周的阅读积累、美文分享、写作训练活动中总能看到他积极的身影。一次,我路过食堂,看见Jason一边吃饭一边看手机,从他身后走过时竟瞥见了“百词斩”的界面。这孩子!还真是见缝插针!脑海里又想起他的“苦中作乐”理论。花开无声,虽然Jason仍称英语是自己的“心腹大患”,但从他愈发流利的问题回答、不断扩大的词汇积累、持续优化的书面表达中可以感受到,英语学习的种子已在他的心中种下,并在师生的共同栽培下生根、发芽。
期中考试后,我留了一份试卷反思作业。批改过程中,一篇流畅、真诚的“作文反思”让我眼前一亮:Jason把自己的考试得失写成了一篇英语作文,既有优美语言表述,又有深刻自我反思,激动之余,我把他的作业照片放进了课件里。课上我卖了个关子,请同学们来赏析一篇特殊的“范文”。照片出现的那一刻,我看见Jason的眼睛亮了,腰板也挺得更直了。我干脆邀请他上台来为同学们进行分析,那一刻,他的目光有紧张、有不安,但更多的是兴奋和迫切的表达欲。我冲着他鼓励地点点头。初次站在讲台上的Jason仍不免紧张,双脚来回变换重心,额头上浮起一层虚汗。但在一次次的美文分享、标画好词好句中,在同学们一次次的赞美和掌声中,Jason逐渐崭露头角,褪去青涩,成为了我英语课上presentation的“常驻嘉宾”。
升入高三,学习生活愈加紧张。一次我因要到区里开会,便把分析课文的课堂任务交给了Jason。回来后,代课老师与我分享课程细节,提及Jason的自信表达和英语积累,更是赞不绝口。回望我们共同走过的时光,这个孩子已经由“苦中作乐”蜕变为了班里“自得其乐”的“英语大佬”。见证了他的成长,我由衷地感到欣慰,更充满了感动。
从教多年,我始终坚信:好学生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老师指导出来的。在英语学习的航行中,学生才是发挥主动性的掌舵人,而老师则是为学生保驾护航,提供帮助的“大副”。更进一步,于细微处积少成多,于无声处静待花开,见证学生的蜕变,是我教育教学生涯中最大的幸福,也促使我在三尺讲台上始终敬畏,苟日新,日日新,努力成为孩子们更好的Ms.Lei。
教学相长。在引导孩子前行的同时,我得以用崭新的视角理解教育。我认为: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要引领学生发现、欣赏和运用;英语教学是思维启航,要促进学生思考、改进和创新;英语教学更是生命教育,通过心灵对话,唤起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拥抱生活的热情以及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