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

正高级物理教师,北京市学科带头人,海淀区第十一届督学,海淀区优秀“四有教师”标兵。担任“北京海淀+西夏银川”中学物理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及导师,“北京物理学会张晓名师工作室”负责人及导师。

奖项及成果

合著《基于核心素养的物理课堂教学研究》等著作2部,参编11部。在北京市中学物理教学设计、课堂实录、现场说课比赛中获市一等奖。有8篇论文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有4篇论文在全国中学物理论文评比活动中获一等奖。

在我31年的教育生涯中,我深切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引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现给大家分享一个教育故事,以下是截取一位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学生对高中三年的回顾的文章的一段。

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试卷讲评的那天下午,我呆若木鸡地看着物理试卷,冲出教室到操场上跑了一圈。大雨初歇,我踏着满地积水与落叶,慢慢地走回教学楼,心头是一种接近绝望的悲伤。

我的物理一贯比较差,高中三年唯一一次挂科就是高二时物理考了刚好50分,给我留下了深深的阴影。学一门学科最可怕的不是成绩差,而是恐惧,我深知这一点,但对物理的恐惧早已深入心底,又怎能是我说排解就排解掉的。

我知道自己物理不好,所以一直在课外多做许多练习题,晚自习几乎搭上一半时间来学物理,但期中考试并没有让我看到自己的努力有成效。也许我怕的不是一时学不好,而是尽了力也仍然无法学好。

之后不久,一天早晨我拿着课外的练习册去找物理老师晓哥问问题,晓哥并没有给我讲,而是反问我:“你想学好物理吗?我跟你说一句话,只要你能记住并且去做,我保证你的物理成绩能够上去并且稳定。”

我很诧异,因为我一直以为世界上是没有所谓“一句话的秘诀”的,但还是点了点头。

晓哥追问了一句:“你能按要求去做吗?”大有“如果你不答应,我就不告诉你,让你着急”之势。

我承认自己犹豫了一下——谁知道晓哥会说什么——终于再次点头。

“按部就班,该干什么干什么。”

这就是我听到的回答。之后晓哥笑了笑,不再说话。

当天晚自习的时候我没有像平常一般拼命刷题,而是静静地思考晓哥这句话。现将那天日记摘录如下:

“晓哥这句‘按部就班’,真的点破了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错误学习方法所导致的瓶颈。

你上课绝不是特别认真的学生,课后作业……前一阵子也太赶了,未能做到兼顾速度与质量。应该把时间留给改正、反思,而非一味刷题。

至于‘该干什么干什么’,于你,或许是不急亦不慢。于课内,你轻慢了;于课外,你又急躁冒进。两方一错,导致现在全赖根基还过得去,使成绩挂在中流,掉不下去,但也冲不上来。

那之后我便不再做大量课外题了,只是对待作业格外用心,每一道错题都细致分析。我不惯用错题本,便将包含有价值的错题的试卷做了标记,按照日期留存好,以备复习。

期末成绩出来了,最担心的物理则考了97分。看着满分的II卷,我展颜微笑。想起来每一个物理模型几乎都深入灵魂,想起来物理课上聚精会神,想起来一切一切的努力,都早已有了意义。

这件事,在我心里也产生很大的震撼。切实感受到了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产生的影响之大;回想起后来对这个学生的持续的关心和不断的引导,真正实现了教师自身的价值,很是欣慰。这件事也不断激励我做好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引路人。


记得在我工作的第27年,那年的教师节,我的学生送了我一幅画像。感受到温暖的同时,不断激励我做更优秀的自己。从教31年,我始终以“四有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在教学中努力践行“立理性思维之德、树独立思考之人”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