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一体化培养 助力创新人才“破土”

时间:2025-01-14 09:32 海淀教育网
【字体: 打印本页

如何精耕育人沃土,在区域层面推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区域教育均衡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首要课题。海淀区作为全国科技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域,构建起区校协同的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模式,对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培养方向与区域优势从整体上进行统筹和一体化设计,为区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

2024年,区校协同的拔尖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的“海淀蓝图”初见规模。1月26日,海淀区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海淀分院正式成立。海淀分院以学术委员会为专业引领,聚焦数理、科技、人文、语言、艺体五大领域,兼容已有的翱翔计划、雏鹰计划、早培班、1+3项目等模式,结合学科竞赛、科学教育以及高校书院等培养优势,以5所市级青少年创新学院基地校和首批16所、第二批8所区级基地校为核心,打造大中小贯通衔接、集团内外横向多元的一体化人才培养链条,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框架体系。  

目前,已有多家大学深度参与中学的课程研发、班型设计。比如,5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海淀教师进修学校签署“卓越工程师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项目”三方合作协议。聚焦国家急需领域重大战略需求,锚定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自主培养急需人才的大目标,三方联合科研、教育与教研力量,打通育人“旋转门”,探索完善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早期联合培养的创新机制和路径,在中学与大学之间架设起一座专业衔接的“引桥”,为拔尖创新人才大中贯通培养打造出一种新范式。

面对“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浪潮,海淀区创设了“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科学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海淀分院”两个教育品牌,着力创设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的环境,营造科技创新发展氛围。9月7日,第二届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正式开班。该实验班由海淀区教育两委和清华大学主办,入选实验班的学子跨校组班,在海淀区教科院、清华附中和清华大学组建的导师团队带领下,系统学习计算思维、数学思维、程序设计、人工智能通识课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致力于“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优势资源,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开展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的区域人才创新培养模式,为北京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树立起一个新标杆。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