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以项目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优化人才贯通培养路径

时间:2025-01-14 14:22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为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海淀区不断优化“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人才贯通培养路径,助力每名海淀学子成长“不断档”。

在义务教育领域,海淀区以2024年成功入选教育部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为契机,精心制定了全面且详尽的《海淀区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行动方案》,构建“7大任务、20个项目、100个小课题”的三层级研究架构,为海淀教育勾勒出了一幅高质量发展蓝图。

如今,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涉及的推进义务教育课程科学实施、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改进义务教育教学评价、强化教研支撑体系建设、推进数字化赋能教学变革、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指导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探索创新育人模式8大任务,正稳步推进,力求通过五年时间,以实验区为范本,凝练出可供学习借鉴的具体有效的方案、办法,以丰硕的实验改革成果为全国提供典型经验,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走深走实。

在高中教育阶段,海淀区以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国家级示范区、示范校建设为引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不断深化育人模式改革,探索立德树人的实践路径,构建海淀落实“双新”的实践模式。

“双新”推进三年来,海淀区以北京一零一中、北京十一学校、人大附中三所学校为引领,将全区普通高中校全部纳入“双新”示范区建设,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一校一案、一校一策,探索坚持立德树人、素养导向、评价牵引、教研支撑、数字赋能等典型做法,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明显、质量水平上乘、辐射带动力强的高品质学校,营造了充满活力的育人生态。

在贯通培养方面,海淀区积极发挥资源优势、集团化办学优势,开展贯通培养试验,为学生成长赋能。

依托区域内丰富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资源,深度开展中学的课程研发、班型设计等。比如,理工附中和北京理工大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研发的“卓越工程师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项目”,打通育人“旋转门”,探索具有理工特色和海淀优势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路径。

依托优质高中校,海淀区打造“五指成峰”高中发展新样态,探索以集团课程建设为背景的贯通培养。高中教育以“素养导向的教与学方式变革”和“以评价为牵引的持续教学改进”为发展战略,建设以科技、人文、数理、语言、艺体等培养体系“五指成峰”的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样态。

海淀区以集团课程创新建设为背景,指导制定集团课程建设规划,健全集团课程实施、教学管理、质量监测、学生评价等配套制度,根据不同教育集团办学特色、资源现状、成员校需求,构建集团特色课程体系。努力打造具有海淀特色的“横向多元、纵向贯通”课程培养体系。

打破成长“壁垒”,实现人才的贯通成长,已经成为海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一张新名片。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