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在音乐课堂上,海淀区七一小学音乐教师田雨和三年级学生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春天交响曲”。“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田雨每吟诵一句诗,学生们便用手中的乐器演奏出鸟鸣声、风雨声、花落声等。绝佳巧妙的配合,让音乐课堂充满浓浓的文化韵味。这是七一小学承办的“美育润泽生命,点亮至美人生”2024年美育建设研讨会现场。
七一小学在“浪花朵朵开”的大美育理念引领下,让每个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都能绽放美丽光彩。无论是学校文化、社团表演,还是课堂教学,都体现出学校在美育工作上时时用心、处处浸润的效果。
美是纯洁道德、丰富精神的重要源泉。具有北京特点、海淀特色的海淀区学生艺术节,是中小学实施美育浸润行动、开展美育实践交流互鉴活动的重要平台,已成为校内外教育相互补充、家校社协同的美育新模式。
今年,海淀区先后举办了北京市第27届学生艺术节暨2024年海淀区学生艺术节合唱展演、行进管乐展演、小型器乐展演、戏曲展演和戏剧展演活动,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计划的通知》和海淀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行动方案》,引导海淀学子与艺术同频,不断绽放文艺风采。
本届艺术节完善面向人人的常态化学校艺术展演机制,让每名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和平台;进行四级联动,广泛开展班级、校级、区域中心、区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创新开展集审美赋能、创意实践、人文升华的展示活动,突出五育并举、融通互育、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的育人功能。
以海淀区中小学戏剧展演为例,115个剧目充分体现了校园特色、科技特色和艺术特色。此次展演最大的亮点是首次增加了艺术素养考察环节。这是近10年来,继海淀区学生艺术节先后在器乐项目、合唱项目、舞蹈项目和戏曲项目中增设现场即兴考察环节之后的又一次创新。
在第八届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北京市遴选活动上,海淀区17个推选的艺术表演类节目入围教育部展演(占全市入围节目的一半),入选数量及比例创历史最高水平;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市学生艺术节市级展演中获得金奖55项、银奖10项、铜奖1项,获金奖数量居北京市各区之首。区教委还评选认定了69所海淀区中小学美育示范学校。
这一年,海淀区深入开展美育浸润系列行动,推动构建五育融通共育的美育新格局,从美育教学改革、教师素养、实践活动、校园氛围、多元评价、社会资源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推进教育部艺术素质测评实验区、戏曲进校园等项目,促进学校形成“一校多品”的美育特色,把美育融入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师生提供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美育全过程、全环境。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