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守护学生心理健康是一道“必答题”,需要高度重视;也是一道“挑战题”,需要认清形势;更是一道“共答题”,需要大家携手努力。
在5月启动的“海淀区第十四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中,各校结合实际经验及特色,聚焦“五育并举、聚力育心、守护成长”主题,通过区校联动、滚动实施、家校社协作的模式,开展“以德育心、以智慧心、以体强心、以美润心、以劳健心”等“五育护心”活动,形成以学校主导、师生互动、医校共建、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服务合力,显著增强主动预防源头治理的深度、全流程心理干预的精度、家校社系统联动的广度,全方位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活动期间,区教科院联合高校、医疗机构按需提供多种形式的入校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学习指导、教师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服务,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入“心”力量,多维调动学生成长的支持性因素,营造多方共建的工作格局,创设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据悉,海淀区发布了《海淀区中学选聘心理健康副校长工作实施方案》,聘任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专家为中学心理副校长,引领学校落实各项心理教育规划与要求,加强对学校心理工作的方向引领与专业把关。这一极具创新性的举措成效显著,目前全区中小学校已实现心理健康副校长全覆盖。
作为全国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海淀区坚持“育德与育心结合,预防与矫治并重”的理念,通过构建教育、辅导、支持三级体系,全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心理课、实践活动、成长型校园环境,推动心理预防性教育,激活“一站式”心理育人空间;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筛查机制,开发智能化预约平台,实现动态监测和主动式心理疏导服务;分层分类提升全体教师心育能力,打造“全员式”科学育人新体系;深化家校社合作,构建“联动式”心理育人共同体,打通了“学校-学区-区域-医院协同联动机制”,实现了全程、全员、全方位育人。
此外,海淀还开展了学生心理健康普测,建立风险人群“一人一档一策”,积极探索监测-预警-干预递进模式;组织专班对全区中学进行专项心理调研,进一步掌握各校心理健康工作底数,指出各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召集全区中学干部教师开展了两次心理健康工作专题培训。同时,启动了“AI 赋能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识别与预测研究”,举办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研讨会、“五育融合促进学生社会情感发展”现场展示活动等。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