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要孕育出拔尖创新人才,“土壤”必须肥沃。
对于2022年底ChatGPT的横空出世,人们的一致看法是,它将引爆新一轮人工智能革命,有可能给人类经验的所有领域带来变革,而教育将处在变革的核心。近期,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更新,告诉我们,与人工智能共生的时代已经到来,学校教育必须直面这一切。
2023年5月,海淀区与清华大学联合启动全国首个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提出从目标体系、实践体系、教学体系、资源体系、评价体系、教师发展体系、保障体系这七个方面,围绕打造人工智能创新人才与未来教师协同成长的新模式,共同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8月15日,2023级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开班。此项目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深度合作方式,充分利用海淀区高科技和文化教育两大优势,为实现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的国家战略,做出海淀教育的区域探索。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依靠学校教育,如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推进“课堂革命”,是学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有研究者指出,学校首先需要为学生构建多样立体的学习空间和创新实践空间,让学生去操作实践;其次是打造多元系统的课程体系;再次是推行项目驱动的师资培训;最后要发挥引领辐射的场效应。
作为国家级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区,海淀积极指导区内高中进行学校发展诊断,完善课程规划,优化课程组织管理,有序推进示范区建设工作。同时,以新课程新教材实施示范校为抓手,推动课程整体建构,做强、做优学科课程群,积极开发多样态、有特色、满足学生多元需求的特色综合课程群,引导学生自主选课,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开展持续性评价,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17个学区是海淀区教育治理体系的重要一环,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重要支撑力量。2023年,海淀进一步深化学区制改革。首先,开展现场座谈、跟岗调研、书面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其次,召开学区制改革专题会,共同研究学区制发展面临的痛点、难点问题,确定改革的方向、原则;最后,根据调研情况,以问题为导向,起草《海淀区关于进一步深化学区制管理的意见》,进一步明确学区职能定位,理顺学区工作运行机制。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