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在北京一零一中的一间教室里,音乐教师曹媛源弹起了古筝;2000公里外,四川省昭觉中学教师地地古曲和着动人的旋律唱起了歌。这一双师课堂,正是一零一中这所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的日常。在学校的英才学院,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式培养模式,大学教授、院所研究员与教师协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也成了现实。
2023年11月,北京市智慧校园示范校名单公布,本次评选凝练了一批具有北京特色、亮点突出的数字教育应用场景,引导学校创建新技术赋能下的新一代学习环境,全面服务学生高质量学习和成长。全市总共41所学校入选,涉及小学、中学、高校,其中,海淀区5所学校入选,分别是中关村第一小学、清华大学附属小学、北京市十一学校、北京一零一中、北京市第二十中学,这5所学校在智慧校园建设、教育教学创新、校园治理水平、数字化育人等方面都取得了优秀成效。
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性事业,教育数字化已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深入推进智慧教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
面对数字赋能所蕴含的巨大可能,海淀区主动应变,不断探索和创新,持续推动智慧教育“双区”建设,2023年顺利通过“智慧教育示范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绩效评估。据统计,全区共计15个案例被教育部评选为2023年度智慧教育优秀案例,16个案例获评北京市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还多次召开海淀教育创新发展论坛,共享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经验。
此外,海淀区进一步加强数字化基座平台建设,完善高质量教育数字化支撑体系。启动海淀区教育生态数字化治理决策分析系统、中小学学业综合评价系统、智慧答疑平台和人工智能大模型教育应用场景(智能英语研学平台)建设工作。为了向考生提供更精准的高校信息,海淀在全市率先研发“全国高校在京招生信息查询辅助系统”,并已投入使用。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