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作为集团化办学的拓荒者、先行者、探索者、实践者,近年来,海淀区不断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从优化教育集团治理方式和内部运作机制、创新“联盟式”发展新模式到启动集团化办学评价,逐步推动集团化办学迈入培优提质新阶段。2023年,海淀区更是积极开创集团化办学新格局,快速提升区域教育优质均衡水平。
2023年,位于海淀区北部的苏家坨中心小学加盟育英学校教育集团,中部的西颐小学加盟中关村第三小学教育集团,南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加盟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小学加盟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东部的星火小学加盟万泉小学教育集团、学院路小学加盟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教育集团、九一小学加盟海淀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西部的香山小学和四王府小学加盟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东北旺中心小学加盟中关村第二小学教育集团并更名中关村第二小学西山分校、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花园小学加盟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
为了发挥不同学段中小学校各自办学优势,推动各校在融合办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大中小教育衔接、资源共享方面的合作,海淀区除了在相同学段学校之间推动联盟式集团化办学之外,还积极推动中小学校跨学段对接,开展联盟式集团化办学。
在区教育两委的推动下,双榆树第一小学加入中关村中学教育集团,北安河中心小学加入十一教育集团,八里庄小学加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加入北京一零一中教育集团。此外,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教育集团在吸纳海淀北部新区实验学校加盟后,又迎来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和海淀民族小学的加盟;北京市第二十中教育集团在清河中学加入后,又迎来育鹰小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北京石油学院附属第二实验小学的加盟。实行联盟式集团化办学后,各校保持独立法人地位不变,在办学和育人方面开展更加深入地合作。
在推动既有教育集团扩容的同时,海淀区还积极推动教科研单位和优质中小学校组建新的教育集团,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新动作,为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汇聚新的动能。
在南部地区,新成立两个教育集团。由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牵头成立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支持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六一小学、永丰中心小学加盟;加盟后各校保持独立建制,永丰中心小学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永丰分校。由七一小学牵头成立七一教育集团,并将航天图强小学、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七一小学附属实验幼儿园纳入七一教育集团。
在东部地区,东升实验小学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实验小学,加入新成立的北京林业大学基础教育集团。学校更名后继续保持独立建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区属公办学校性质不变。目前,北林附小已经选派优秀管理团队和优秀教师,输入先进的办学理念、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和培训体系,以提升北林附属实验小学办学质量。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教育集团也宣告成立,并将永泰小学、清河第四小学纳入教育集团。两个新成立的教育集团,将在优化海淀东部地区教育布局方面发挥重要推动作用。
在北部地区,由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牵头成立了海淀区教科院未来学校教育集团,将中法实验学校、和平小学、台头小学纳入集团,实行联盟式集团化办学。
在西部地区,推动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与人大附中分校联合组建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分校教育集团,双榆树中心小学、中关村第四小学、培星小学加入该集团。
目前,人大附中分校已形成包括人大附中分校、首师大附属玉泉学校、双榆树中心小学、中关村四小、培星小学5所学校在内的多学段、多法人、跨学区的教育集团。人大附中分校校长徐利表示,集团5所学校像5个手指攥在一起形成拳头,要打出高质量的组合拳,尤其是在小初贯通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做出集团的特色方案,为师生可持续发展和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作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继2019年引进北师大二附中优质教育资源后,海淀区今年又支持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学与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合作,建立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海淀集团,双方围绕教师交流、课程共建、资源共享、学生互访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合作,促进北师大三附中办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依托集团化办学,海淀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中部示范引领、东西两翼齐飞、南部内涵提质、北部跨越发展”的教育办学新格局。截至目前,海淀全区中小学教育集团已达42个,涉及近150所中小学,北部地区公办中小学全部纳入集团化办学,全区100%的中小学生在集团校、优质校、特色校就读。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