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底启动了“十三五”期间首个校长工作室——郭涵校长工作室,采用“双导语制”,充分发挥实践导师和学术导师的优势与合力,打造海淀校长学习研究共同体。2019年1月23日又启动了李希贵校长工作室等11个工作室。

“十三五”期间,海淀区派出援助干部教师173人,远赴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河北等地开展支援工作。

2020年开展线上教育帮扶,向结对地区免费开放优质课程资源,包括“一师一优课”4590个,“校园视频”189个,“空中课堂”737个。2020年,区教委荣获“北京市扶贫协作奖组织工作奖”。

2019年5月,区委书记于军在海淀区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育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能力、浓厚家国情怀、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战略型人才,让海淀成为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的领跑者,成为首都高端教育人才的聚集地。为落实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和十一学校教育联盟总校、李希贵校长工作室于2019年下半年启动了海淀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工程计划。经过全区教育系统各单位推荐、笔试、面试、考察等环节,共遴选出首期学员33名。

据了解,海淀区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工程以三学年为期,每学年分为春季、夏季、秋季三个学期,每学期集中学习一周,其他时间自主学习或在线交流。通过创设一系列主题情境,在问题与解决中打破思维定式,改变思维模式,学会应用多元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经过三年系统性、模块化、沉浸式的课程学习,着重提升青年管理干部的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关键能力,培育一批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领导人员,以优秀的领导者成就优秀的学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2020年10月21日,海淀区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启动仪式在十一学校举行。该工程是区委区政府落实2019年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2020智汇海淀”人才主题周的重要内容之一。活动现场,学员进行了“价值观拍卖会”的体验式课程学习。

区委书记于军指出,教育是海淀的“命根子”,也是海淀引以为荣的“金名片”。努力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干部人才队伍,是海淀教育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各级各部门要坚守教育是海淀“命根子”的重要地位,大胆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抢占新时代教育现代化制高点。

心中有榜样,脚下有力量。

一位海淀老师说:“我们身边总有优秀的教育者,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引领大家思考前行。”

海淀名师,不仅是个人的荣耀,还是集体的精神。海淀区持续推进“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在个人发展层面“铸师魂”,在学校发展层面“建场域”,在区域发展层面“搭平台”,一系列名师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勾勒出了海淀名师群像。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