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提出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更大贡献。“十二五”期间,时任海淀教委主任孙鹏提出要打造“三个一流”,其中就有要做到教师水平一流。“十三五”期间,海淀教育进一步推出“教育名家聚集工程”,在引进优秀人才、完善激励和保障机制、提升干部教师专业化水平等方面持续发力。目前,海淀区共有普通中小学幼儿园教职工近3.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近2.5万人。一支以213名在职特级教师为引领,以386市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 4836 名区级骨干和学科带头人为基础的名师梯队已经形成。40 年来,海淀教育秉承“人才队伍建设是海淀教育的基础和关键”这一理念,坚持师德建设为首,不断改革创新,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全面构建海淀教师专业发展的服务保障体系,培养“四有”教师。

人事改革打破“陈年坚冰”

2018年已85岁高龄的刘忠干自1983年开始担任海淀区教育局局长,一上任就主抓干部队伍建设,培养了一批中坚力量。刘忠干上任的第二年,决定在海淀区设立“三奖一超”,“三奖”即奖励校长、奖励先进老师、奖励教育工作者,“一超”就是超课时费。实施考勤奖、超定额奖等全新的分配奖励制度,打破了一贯的平均主义,这一创举极大地调动了全区教师的积极性。

而今看来,海淀区在二十世纪80年代率先开展的校长聘任、教职工考评、校内机构设置、教职工聘用制等一系列人事制度改革,在北京乃至全国教育界都可称“破冰之举”,不仅增加了学校活力,还推动了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1999年,为了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和中关村科技园区建设对海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海淀区教委又一次把人事制度改革作为重要任务,重新提上议事日程。一方面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了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到海淀从教;另一方面,通过组织教师学历提高班、中小学教师培训班的大胆尝试,使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位居全国前列。

据现任海淀区教委人力资源科科长刘大鹏介绍,海淀区对于优秀人才的引进一直在主动求新求变。在90年代的北京市各区县中,海淀区最早主动走进知名师范院校选择接收优秀毕业生,并加大力度引进优秀人才。当年招收的一些优秀毕业生和从外省市引进的优秀教育人才已经成长为教育系统内外的中坚力量。

走进新世纪,在教师编制总额严格控制的背景下,海淀区根据学校编制核定标准,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发挥学校的能动性,由学校自主招聘师资。到2015年前后,为进一步促进教育资源均衡,海淀再次创新人事管理机制,立了非编制管理的教育人才储备库。

人才储备库是一种高薪无编、区聘校用、统筹协调、动态调剂的教育人才管理新制度。作为史无前例的新生事物,发展初期困难重重,主要针对高端教师缺乏问题,设立了高端人才储备库,采用的是“一库一统筹”的运行模式。随着学校结构性人才缺失和个性化人才需求问题的突显,人才储备库由原来的“一库”拓展至当前的“五库”,即高端人才储备库、一般人才储备库、特岗人才储备库、返聘人才储备库和顶岗人才储备库,形成了今天的“五库三统筹”的发展模式,有效地缓解了教师队伍数量缺口的问题。刘大鹏作为人才储备库的设计者之一,对这一项目的未来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截至目前,储备库达到了616人的规模,全区近100所中小学、幼儿园从中受益。这些在库教育人才不仅完成了基本教育教学任务,还在青年教师培养、学科建设和学校管理等方面起到一定的辐射引领作用。

区委书记于军在教师节座谈会上向全区教师鞠躬致敬

名师“雁阵”打造教育生态

“教育事业需要好校长,时代呼唤名校长。”1995年,海淀区教工委、区教委开始实施“名校长工程”,在全面提高校长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加大培养骨干校长的力度和投入,形成校长群体的“雁阵”态势。从1995年至1998年连续三年举办小学校长研修班。1998年9月,第一期中学骨干校长研讨班开办,12名骨干校长作为学员参加,邀请全国著名的专家学者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点拨指导,为其成长为名校长创设理论学习、研讨交流和理性思考的空间和氛围。李金初校长就是首期学员中推出的第一位,他倡导的“改革、选择、发展、和谐”办学理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000年9月,海淀区举办“首届校长教育思想研讨会——李金初校长办学思想研讨”,这是海淀区“名校长工程”的阶段性总结,也是加快名校长群体建设的新举措。

教育同样需要名师引领。1999年海淀区又启动了“名教师工程”,与“名校长工程”并称为“两名工程”。为加强名师教育教学思想的辐射作用,2004年9月,北大附中特级教师张思明教育思想研讨会召开,这是海淀区首届名师教育思想研讨会。如今,“两名”工程已进阶为“成长中的教育家”工程,始终坚持实施,近两年相继推出赵璐玫、范胜武、宋继东等名校长,丁玉山、杜毓贞等名师。此外,在教师群体中广泛开展基本功达标活动,进行市级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推选和中小学特级教师评选活动,鼓励青年干部“冒尖”。目前,全区中小学幼儿园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比例已经达到 19.7%。

海淀区有一批德才兼备的知名教师,他们活跃在教坛上,犹如群星灿烂,这是海淀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郄禄和、胡光锑、王家骏、沙福敏、赵大悌、林庆民、王杏村、周沛耕等都是海淀区优秀教师的杰出代表。

说起当年的特级教师,原海淀教委人事科科长高亚全如数家珍。在他的记忆里,改革开放伊始的1979 年,海淀区基础教育领域仅有郄禄和等四五名特级教师。直到1986年,海淀区特级教师总共才有10多名。然而至今,海淀区在职特级教师达到213人,退休特级教师160余人。

2005年启动了“名师工作站”,建立导师制,特聘导师与骨干教师结成“一对一”或“一对多”关系,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组织群体研修。组建名师指导团,深入学校进行教学诊断与指导,充分发挥了名师的示范、指导、辐射作用,成为“两名”工程的孵化器。高亚全回忆,第一期推进得并不顺利,导师与学员自愿双向选择,结果却出现了很多不匹配的情况。他穿梭在学校与导师之间,做双方的思想工作,终于推动这个新政走上正轨,培养出了一批批名师。海淀区自2016年开始与中国教科院合作设立了“百名名师梯队”,从区骨干教师、区学科带头人,到市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再到特级教师,层层选拔输送,分级培养名师,形成名师“雁阵”。

为进一步发挥教师劳模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5年,以马万成、陈恒华、雷海环等 12 名教育系统劳模名字命名的创新工作室成立,涵盖了教育教学管理、数学、物理、生物等多个学科。据海淀区教育工会主席刘文英介绍,教育工会从资金、人力和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意在通过榜样的力量激励和引领广大教职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成果转化。

海淀区教委副主任屠永永说,如今的海淀特别注重教师群体的建设,不过于强调打造几个名师,而是形成名师群体,使其在群体竞争中脱颖而出,从而打造一个好的教育生态环境。

2018年,海淀教师进修学校入选首期“国培计划”中小学名师领航工程培养基地,是14所培养基地中唯一一所来自基础教育领域的。名师领航工程不仅充分发挥了海淀教育区域优势,还将全国的名师资源引入海淀,带动海淀名师的发展,推动海淀教师队伍建设。

2015年,海淀区教育工会成立12个劳模创新工作室

师德建设提高教师素养

“师德是一种不能代替的教育力量。”1998 年,海淀区“师德建设年”首次确立,时任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刘学明在会上强调,“没有爱心就不能称之为教师,热爱学生应是当今干部、党员、教师职业道德的本质内容。”以此为开端,海淀区开始了全方位的师德建设工作。全区开展教师忌事、忌语大讨论,进行自检自查,并通过问卷调查、小品表演、评语集锦等不同形式来展现。

2000年5月19日,是海淀区舍己救人的优秀青年教师杜丽丽牺牲一周年纪念日,海淀区委教工委、区教委在她生前工作的红旗村小学举行了烈士塑像揭幕仪式,号召全区教职工向杜丽丽烈士学习。如今,红旗村小学已更名为海淀区第四实验小学,并且成为海淀区师德教育基地,每年新任教师都要在烈士塑像前庄严宣誓,接受教师生涯的师德教育第一课。

海淀区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方面,一直非常重视师德师风教育,推出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在海淀区六一幼儿院,每位教师必须精读两本书,一本是《马背摇篮》,一本是《3 ~ 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每位教师要做好两件事,一件是讲好用好“保教合一”的理念,一件是做好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每件“小事”。把师德教育贯穿于教师成长的每一个环节,注重教师道德情操与专业理念合一,使得这所“红色”幼儿园的崇高师魂在新时代不断被赋予新意义。近年来,像六一幼儿院一样,将师德教育纳入教师教育课程体系,渗透到职前培养、教师准入和职后培训全过程的学校越来越多。同时,海淀区在全体教师中开展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学习实践活动。每学年组织教师签订《师德规范承诺书》,把提升教职工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的要求落到实处。同时积极发挥区教育党校、教师进修学校、区师德教育基地等在师德培训、提升人文素养方面的作用,设计开发了多样化的师德课程,多措并举加强师德建设。

2018年9月28日,以“传统师德与新时代教育”为主题的书记校长师德论坛在敬德书院举行,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尹丽君在论坛上表示,未来海淀区将重点从党的建设、机制建设和管理保障三方面抓好师德建设工作。在此之前,海淀区还根据教育部的新规定,及时修订颁发了《海淀区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按陶西平先生的说法,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是加强教师的专业发展,而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则是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海淀区始终把师德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我在海淀工作了20年,这20年里,我觉得海淀教育的特点呈现出一个“变”和一个“不变”。

不变的是初心,海淀教育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对于人才的千方百计追求,其初心是始终没有改变的。变的是策略,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国家整体改革的推进,教育改革、人事制度改革、对于教育人才的理解,都在发生变化。对于什么是人才,怎样发现人才、培育人才、使用人才,具体的措施也在发生变化。所以我觉得,“变”和“不变”就是海淀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突出特点。

与其他教育发达地区相比,海淀区教育系统似乎不太容易找出一个特别鲜明的代表性名师,实际上我们更注重名师群体的建设,归结为“成长中的教育家”,这是一个美好的愿景,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教育家。所以,我们营造出一个比较好的教育生态环境,让教师在其中生发出更本质、更持久的发展动力。

(海淀区教委人力资源科科长 刘大鹏)

来源:海淀区教委宣传科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