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教育名家谈 > 【农大附小】校长赵建军:先后把三所学校带成特色校 这位校长靠的就是敢为人先

【农大附小】校长赵建军:先后把三所学校带成
特色校 这位校长靠的就是敢为人先

时间:2017-09-11 00:00 海教思维
  一位知行合一的校长,
  一位在行走中记住所有同行孩子姓名的校长,
  一位把孩子画的肖像作为自己微信头像的校长
  农大附小赵建军正是这样一位校长。
  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三楼校长室里,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屋内,楼外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赵校长坐在沙发里,桌上的茶杯上袅袅的蒸汽蔓延开来,在这样的氛围中,他跟记者讲起了自己的故事。
  在赵建军从事教育工作的二十多年来,他先后任职三所学校,这期间,他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以德治校则是他教育理念的核心。
  无论是在西二旗还是农大附小,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始终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穿始终,让师生们在轻松和谐的校园氛围中工作成长。
  徒步是赵建军多年养成的习惯,自从成为农大附小掌舵人以来,他便将徒步视为排解压力,思考未来的最好方式,在每一次徒步过程中,他不仅会在那种安静的氛围中筹划下一步工作,同时也会不经意地回忆起过往,那些曾经激励他一步步走到今天的难忘瞬间。
  1、小学校的小校长:在逆境之中成长
  1990年,刚刚毕业的赵建军怀着一腔的热情来到京郊的西二旗小学任教,可是,无情的现实泼了他一头冷水,学校的校舍是由一座破庙改造而成,在他工作第一天,迎接他的是教室漏雨的屋檐、铺着沙土地面以及班级里的十几个孩子。
  连赵建军自己都不曾想到,就是这样一所学生不足百余人的“小”学,他一呆就是14年。从20岁到34岁,赵建军将自己宝贵青春的都献给了西二旗小学。
  1994年,也就是在他工作的第四个年头,赵建军完成了自己职业生涯的转换,从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变成了引领学校前行的一校之长。
  刚刚升迁的赵建军并没有感到多大的喜悦,相反,沉重的责任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在一个个难眠的夜晚,赵建军辗转反侧思考着学校的未来。
  职责的转变迫使赵建军开始跳出教师的思维,以一个管理者身份看待问题。
  但现实同时也是残酷的,在强校林立的北京,赵建军的学校就像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沙粒,无法获得更多的资金,甚至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在一阵阵撤校的风言风语中,学校的教师开始人心浮动,每个人都为自己的前途感到担忧。
  那一段时间赵建军顶着巨大的压力,一方面尽力安抚教职员工,一方面开始着手谋划学校的未来。
  在那种极度艰难的处境中,赵建军看准时机,提出发展计算机教育的计划。
  九十年代初,电脑还是一个稀罕物,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保养维护十分困难。尽管有一些反对的声音,但赵建军力排众议,通过教师集资的方式,购买了学校有史以来第一批电脑,学校也由此成为整个北京市为数不多拥有电脑的小学。
  学校的投入并没有白费,不到一年的光景,在北京市小学计算机比赛上,学校的孩子们不负众望,获得了5年级组的冠军。
  与此同时,一项关于教师学历提升的计划也在赵建军的主持下进行。
  赵建军这么做的目的一是打消教师对未来的疑虑,二是提升教师的整体能力。由于学校规模较小,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通过提升教师学历,也直接带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得不说,这两项极具发展眼光的举措,一举扭转了学校的颓势。在赵建军的努力下,整个教师团队更有凝聚力,学校的办学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学生人数也由最初的100多人发展到近500人。
  2003年3月份,学校搬迁到了新校舍。说是新校舍,可是整个学校除了一栋孤零零的大楼之外一无所有,教室装修以及校园的基建全都是一片空白。
  为了保证学生正常上课,赵建军带领整个教职团队与施工队一起加班加点地工作。终于在9月份学生开学前,让一所崭新的学校矗立在孩子们面前。赵建军至今还忘不了学生们看到新校舍时那兴奋的表情。
  高尚的职业操守,团结向上的氛围,是西二旗教师团队留给赵建军的印象。正是凭着团队的共同努力,学校度过了最为艰难的时期。
  赵建军自嘲,自己这个校长是四处碰壁碰出来的,这所学校带给赵建军更多的是心理上的磨炼,在这里,他获得了一个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敢为人先的魄力以及处变不惊的心态。
  2、走马东北旺中心小学:确立以德治校理念
  赵建军职业生涯的第二站是东北旺中心小学,从一个平台跳跃到另一个平台,赵建军心中忐忑,毕竟这个舞台比之前的要大得多,情况也要更加复杂。
  已经习惯同教师打成一片的他,来到东北旺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与教师的关系。
  “重剑无锋,大巧不工。”赵建军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要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给下属留下一点余地的同时,也给他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思索的空间。
  上任伊始,赵建军便提出了“以德治校”的口号,通过为教师营造宽松和谐的团队氛围,来激发教师自身的积极性。
  出于多年养成的习惯,赵建军会记住每一个教师的名字,并在总结大会上对每位教师的工作逐一进行点评。让每位教师觉得受到重视与尊重是赵建军以德治校的根本。
  很快,赵建军用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赢得教师们的认可。教师们的责任意识与集体意识得到了增强,随之而来的便是教学水平的大幅度提升。
  如果说,在西二旗小学赵建军磨练了心性,那么在东北旺中心小学的这段时间,让赵建军真正得到了管理水平方面的提升。在这里,他懂得了如何去团结、去管理一个较大的团队,同时也确立了他以德治校的管理思想。
  新的环境同时也给了赵建军一个更大的施展拳脚的平台。这次,赵建军又一次表现了自己与众不同的眼光。
  2005年,赵建军开始在学校进行防震减灾方面的教育,并集中时间对全校师生进行防灾演练。不过随着防震减灾教育在校园的不断深入,一些指责和质疑也随之而来。
  有人认为,防震减灾教育对孩子来说用处不大,与其在这方面浪费精力,不如多花些时间在教学上。
  对此赵建军却有自己的看法,火灾、地震等灾害可能人这一辈子都不会遇到,可是一旦碰到了,那就是关乎生命的大事,是否受过专业的训练决定了瞬间的生死。对于关乎孩子生命的事情绝对不能马虎,这也是赵建军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对防震减灾教育大力的推广,让东北旺中心小学成为了中国众多小学中唯一的全国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赵建军未雨绸缪的做法很快便得到了认可。2008年,汶川地震的惨痛经历,让全国中小学开始重视校园防震减灾教育。而这时的东北旺中心小学在这方面早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时间再一次验证了赵建军超前的眼光和独特的理念。
  成为好校长需要对未来有正确的把握,而这种把握方向的能力一方面是靠后天培养,一方面是靠与生俱来的天赋。“我觉得我这两点兼而有之吧。”赵建军如是说。
  3、执掌农大附小:将以人为本思想进行到底
  2010年赵建军开始执掌农大附小,经历过两所学校的历练,赵建军在学校管理方面更加游刃有余,以德治校的理念也被他带到了这里。
  以人为本是以德治校的中心,在这里,赵建军希望在各个方面贯彻这一思想。
  早在东北旺中心小学时期,赵建军就希望在学校引入高效课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不过在农大附小,赵建军完成了心愿。
  高效课堂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课堂上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关键节点给学生点播,这极其考验教师对火候的把握。
  为此,赵建军做了很多前期准备,他先是自己到各个学校去考察,然后轮番派学校教师外出学习、取经,并最终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高效课堂体系。
  赵建军对高效课堂如此重视,源于一次国外的交流经历。
  在交流的过程中,赵建军看到国外教师对中国教师自认为很满意的公开课不以为然,既然孩子们都会了,上课还有什么意义呢?这是外国教师给出的看法。
  这次交流给了赵建军极大的触动,同时也坚定了他推广高效课堂的决心。
  高效课堂给孩子们带来的不仅是学习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学习态度的转变,很多孩子在高效课堂上变得更加主动,更加自信,同时也更加热爱学习,这是赵建军希望看到的结果。
  让赵建军更加满意的是,学校高效的领导班子,在这个只有7个人的班子里,每个人都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他们之间有一种难得的默契,合在一起像一个飞速转动的齿轮,带动整个学校快速前行。
  校园管理上,赵建军继续秉承着以德治校的管理理念,不过,这次他不仅关注教师,同时也将目光转移到了孩子们身上。
  在2012年,赵建军在校园里,开启了以野外生存训练为目的的系列活动,校内生存知识普及、城市一元钱生存、百花山定向越野、涿州野外生存训练……
  赵建军举办这些活动的初衷很简单,让孩子获得独立生存的技能,培养孩子坚韧不拔的品格和面对挑战的勇气。
  经过各种活动的训练,农大附小的孩子们俨然成为了“小贝尔”,不断的在一次次“荒野求生”过程中突破着自己。
  让赵建军最为得意的,是学校组织的柴达木百公里徒步走活动。
  在柴达木极度严酷的条件下,用四天的时间坚持走完100公里,这在成人世界里似乎都难以完成的挑战,被农大附小的一群孩子们所征服。自2015年开始以来柴达木徒步已经成为了学校每年的传统。
  在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坚强,家长们也慢慢变得淡定。赵建军还记得第一次出发前,紧张的家长们抱着孩子哭成了泪人,不过随着活动的不断开展,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发生过。
  总结赵建军上述三段经历,可以说每一段都给了他很大的提升与启发,让他的教育理念不断完善。
  赵建军自己也说,教育是人的教育,应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也是他这么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
  温和、果敢、坚韧是同事们给予赵建军的评价,也是对他以德治校的理念的认可。20多年的教育生涯,让赵建军变得更加平和,这么多年来,他放弃了很多,同时也得到了很多。
  几天前,赵建军默默地换了微信头像,那是学校的孩子给他画的一副肖像,画中的他年轻帅气,从画中他仿佛找到了年轻时的自己。
  赵建军明白虽然自己已经不再青春年少,但他和学校的故事仍在继续。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