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教育名家谈 > 【教育名家】顾明远: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哪个好?

【教育名家】顾明远:中国教育和美国教育哪个好?

时间:2017-11-07 00:00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7年10月26日,一场中美教育的“跨海交流”在海嘉国际双语学校进行,教育大家提出了中美教育值得借鉴的新观点。这次交流由北京明远教育书院和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由海嘉国际双语学校承办,会上教育大家们畅谈中美教育差异,探讨国际教育的未来发展。 
  顾明远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早在1985年就指导美国的博士生,他是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教授,提出废除三好论、学生主体论。Susan Sclafani博士是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提出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法案,全面提升了美国科学和数学教育的平均水平,推动美国STEAM教育理念的进步。两位中美教育界的专家,以一场巅峰的对话,为我们带来了教育激荡。 
  正如主持人王伟博士在当天活动所提到的那句名言: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通过对当天对话活动的回顾,通过顾明远教授与Susan Sclafani博士的精彩对谈,相信你对教育、对于未来规划,一定会多一份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大家对话 | 活动现场回顾

  嘉  宾 |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 顾明远
  美国教育部前副部长 Susan Sclafani博士
  主持人 | 中育集团董事长  王伟博士
  翻  译 | 晋卉博士 、滕珺博士
  1.中美教育初印象

  ◆王伟博士: 首先我们有请两位专家谈谈第一次访问中国/美国,当时的一些教育感受和体验。
  顾明远教授:
  我第一次去美国是1987年,一共待了50天,访问了幼儿园、学校,我觉得他们跟我们的教育有很多的不同。在1986年我就提出了一个观点,就是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我们一切活动都要通过学生自我的活动,自我的消化来获得他的知识,获得他的智慧。我参观美国的幼儿园、小学、早期教育中心等,我看到他们,其实他们一直也是本着这种精神。
  教育界过去对孩子的看法有两种意见,一种是教师为中心,另一种是儿童为中心。美国现代教育家、哲学家杜威主张要以儿童为中心,以他们的经验为中心,美国也是一直延续这一教育思想。他们的孩子们都比较能够充分自由的发展。经常有人问,说你比较一下中美的教育到底哪个国家的教育好,我觉得这个很难绝对的讲哪个国家的教育比哪个国家的教育好,因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关系,我们的文化传统跟美国的文化传统不一样。我们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长期以来比较保守,对孩子的要求都是循规蹈矩,这跟文化传统有关系。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他们要争取自由,争取自己的权利,所以个人主义,个人的发展使他们最基本的思想跟我们的文化不同,所以很难讲哪个国家教育好。
  但是可以比较一下,我们现在的孩子们,家长希望孩子多学点知识,但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创造能力还是不足的。我觉得美国的孩子都是自由奔放,特别是小学是很自由,很轻松的,我们的小学的孩子负担太重了。但是到了高中,他们要求很严的,他们的课程也很多,我觉得这个符合儿童发展的规律。小孩应该多玩一玩,高中的时候,确实应该加强他们的学习,所以他们到了高中,到了大学,教育还是很有成绩的。
  中美文化差异带来教育方法的差异,也间接带来了不同的教育结果,以PISA(Program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结果为例:2009年和2012年,中国学生平均排名第一。然而中国教育只有高原,没有高峰,缺乏领军人物和领袖,而美国的教育在平均水平上来说未必比我们高,但是它有高峰、有拔尖的人才。这是我们值得思考和学习的问题。
  Susan Sclafani博士:
  我第一次访问中国是1997年。通过那次的访问交流,我发现中美两国学生有一个很大的不同:美国学生对待学习普遍秉承“天生论”,认为先天的才能决定成绩好坏,勤奋在学业上起不到多大作用;中国的学生则认为,勤能补拙,要想获得好的成绩离不开勤奋。
  但是2002年,随着中美双方交流的不断深入,双方都认为其实更好的教育体系就是要取双方的长处,相互交流、融合,这一理念已经深入两国教育者的内心。美国一些研究者和学者现在也逐渐引进了一个新的理念,就是一个人整个的知识领域和他的整体知识体系,应当不断地向前发展,而并非天生。现在很流行一万小时的理论,就是你要获得一个专家水平的技能技巧都要至少有一万小时的练习,才能够达到非常顶尖的水平。
  所以在美国大家有一个共识,在注重培养孩子创造力的同时,也在向中国学习:希望在保持创造力优势的前提下,培养孩子勤奋工作的能力。基于此,美国就有一个教育法案就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力争提高所有学生平均水平。
  总结:
  由于中美国情差异,中美教育呈现出各有所长的特点:从前,中国教育统一标准,强调勤奋努力,强调教师的主体作用;美国教育地区发展不均衡,强调创造力,以学生为主体;双方教育应取长补短,学习双方优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孩子的思维。
  2.中美教育新变化

  王伟博士: 从第一次访问到现在,时光荏苒,两国教育又有哪些新变化呢?在变化之中又有哪些新内容呢?
  顾明远教授:
  这几年来,我们引进了很多国外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方法,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学校都在改革。20世纪80年代提出学生是主体的时候争论还很大,但现在已经比较认可了,尤其是在2001年新课改以后,我们的目标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学习,不仅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而且要培养他的能力,智力,情感和价值观。另外,我们也引进了先进的教育方法,强调让学生探究式学习,合作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应该说,这几年我们的教育改革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新课程发布以后,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有很大的变化,这个应该向美国学习。比如项目学习,其实项目学习在美国开展好几十年了,我们最近这几十年慢慢地认识到这种学习方式的优越性,所以各个地方都在改革。但是在改革的过程中也保持了我们自己的优势,学生牢固地掌握基本的知识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任何活动都要建立在基础知识上,没有基本的知识,基本的概念不掌握,你搞活动也是不能达到真正的目的。
  另外,培养学生的思维活动也是至关重要的。教学的本质可以说就是培养思维,唯有开阔的视野,才能够不断地创新。具有创新的思维,批判性的思维,才能够有创造性。
  Susan Sclafani博士:
  美国这些年来有很多理念和刚才顾教授说的是非常一致的,当然,美国一直致力于项目学习,但是往往在实践当中会淡忘项目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孩子的深度的认知能力的重要性,美国近年来一直推广“核心课程”项目,这样的核心课程能够让孩子在一些重要的课程上达到一定的水平。
  而要提高教学质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提高教师的质量,以前很优秀的女学生往往会做教师,但现在相对比较差的学生会做老师,这样对老师来讲,她们的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同时,这些师范学院毕业的学生会有很多选择,往往大部分人最不愿意去的就是那些最需要老师的地方,就是那些比较贫困的社区或者是缺乏教育资源的学校,所以这样就开始了为美国而教育的项目,这个项目现在也引进到中国来了,叫“美丽中国”。
  总结:
  近年来中美教育都发生了一些有利的转变:中国开始强调以学生为主,更多强调培养创造力、强调探究式学习;美国开始关注区域不平衡,通过“核心课程”项目提升整体水平,通过“为美国而教”项目应对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短缺问题。 
  3.中美教育如何互相借鉴、融合
  王伟博士:优质的教育有它内在的规律,但是各国国情不同,差异也比较明显。在这种差异下,大家如何相互借鉴,如何相互融合,为这个时代提供更好的教育呢?
  顾明远教授:
  中国的大班学习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的学习不仅要关心学生课堂上的表现,还要关心学生课外的表现,这个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现在国内,特别是大城市出现了一种中产阶级,或者是年轻父母的焦虑。年轻父母就想要把孩子送到哪个幼儿园好,送到学校里去了以后,要不要要上补习班、上什么补习班好,明明知道孩子非常辛苦,一天到晚做作业,也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但是看见其他的朋友、其他的同事都把孩子送到辅导班去了,不送去将来是不是要输在起跑线上。
  刚才SusanSelafani教授也讲了,培养学生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孩子有了积极的情绪,学习也能上得去。现在我们往往把孩子们逼得没有情绪,最近我在参考消息上看到一小段:脑科学发现,人的大脑海马体是没有关键期的,过去讲30岁、40岁记忆力最好,这个海马发展到14岁的时候基本就完成了,也就是说,记忆力是逐渐增加的,是没有关键期的,但是情绪的发展是有关键期的,情绪的发展是在两三岁的时候,这时候爸爸妈妈要经常跟他交流,使孩子们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感情。所以留守儿童是一个非常让人担忧的问题。没有“问题孩子”,而是孩子遇到了问题。两三岁是人的情绪发展关键期,应该给予儿童成长更多的自由、交流,而不是各种填鸭式的培训班。
  Susan Sclafani博士:
  我在刚刚开的一个全国性的会议上遇到了一个年轻人,他父亲吸毒,母亲长期抑郁,这个家庭一共有十个孩子。他几乎所有的哥哥现在都在监狱里,他之所以能够去学校是因为美国有这样的制度,认为他们的父母没有能力抚养孩子,所以把他安置在另外一个寄养的家庭里。但是他在这个寄养的家庭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待遇,所以他逃出来了,在街头流浪,但是他还是坚持去上学。
  在上学的过程中也会问自己,像他这样的孩子,在学校里学历史这样的科目究竟有什么用呢。但很幸运的是,学校开展了一个项目,集中了一些像他这样背景的孩子,找了一个导师来专门辅导他们。在这样的辅导小组里,他们谈论的不是他们的现状,而是他们将来能够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虽然他用了六年的时间才读完高中,但是后来还是上了大学,最后在耶鲁大学拿到了硕士学位,现在他在哈佛大学念教育学博士。
  当然,这是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但是在不久前全国性的教育会议上分享他的经历的时候,每一位老师和校长都非常感动,同时他们也认识到,在他们自己的学校里也会有一些这样的孩子,虽然未必会如此极端,但是也会有一些遇到困难的孩子,作为老师和校长,他们应该重新地去看问题,应该想办法找到解决方案,帮助这些孩子更好地成长。
  25年前美国就开始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合作性学习为发展趋势,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现在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这样的学习和教育会越来越好。同时,现在在美国还有一个新的运动,不止关心学生的学习,要对学生的社会以及情感方面的发展充分关注,老师要在学校里对每个孩子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而且鼓励孩子分享他们在生活和学校当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小班和班级的学习小组,以及项目学习能够帮助老师对个体进行更多的关注。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必须要找到更多的方法提高教师素养,让他们开发更多教学方法,引领集体讨论和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同时对个别学生的困难做更多的了解,并且能够找出更多的时间,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总结:
  教师在关注孩子课堂表现的同时应更多关注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应对生活中的问题;中国家长应注意儿童情绪成长的最佳时机,给予更多的关爱而非填鸭式补习;由于国情不同,中美双方的课堂,存在大小班的差异,小班的优势在于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情感关注,这是值得学习的。
  王伟博士: 
  “没有问题孩子,只是他们遇到了问题。” 这个世界不存在坏人,暂时没有变好而已。
  4.我们需要怎样的未来教育
  王伟博士:教育是一个充满争论的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那么两位大家对于未来教育又有怎样的认识呢?我们应当培养怎样的人才呢?
  顾明远教授:
  我们相信,未来的教育是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快乐地生活,每个孩子都能发挥他的潜能,都能在事业上,在生活上有所成功。我们经常讲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我说教育的本质就是提高生命的质量,提高生命的价值。人的生命的价值,就是你对社会有一些什么贡献,你对人类有什么贡献,你对他人有什么贡献。
  san Sclafani博士:
  当今世界已经变成了非常复杂的世界,教育的关键其实是育人,要让他们知道,他们的行为对于整个世界是有影响的,将来他们所做的事情,不应只是考虑自己及他们的家庭、朋友、社区,更要考虑到他们的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现在,世界趋于一体化,我们的下一代所面对的竞争越来越大,我认为我们和在座的各位有责任引导和教育年轻人了解自己和他们的世界,培养他们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并学会和他人合作。
  如果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具有爱心,关怀他人的孩子,他们才能运用我们现在具有的能力,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世界。
  未来教育的浪潮,变化莫测,应对多变复杂的世界,教育的关键在于育人,培养孩子成为终生学习者,引导和教育孩子了解世界、关心世界,肩负社会责任感,努力去创造更好的世界!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