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教育名家谈 >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时间:2018-06-14 00:00 中小学管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这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任务。要完成这一任务,我们应当在一个主题下,抓住四个关键点。

  一个主题就是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以北京为例,经过多年的努力,北京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已经取得巨大进展。在先后经历了保证入学机会阶段、改善办学条件阶段、规范入学和升学体制阶段,以及通过学区制和集团化办学等形式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阶段后,教育的基本均衡已经实现,但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需求与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之间的矛盾依然是北京基础教育的基本矛盾。

  一方面,教育质量的区域和校际差距仍然存在,在有的地区表现得还比较突出;另一方面,我们在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正确的质量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与新时代的要求还存在差距。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是实现更高层次教育公平的要求,不能只靠轰轰烈烈地推出几项举措来实现,它需要我们静下心来,做出扎扎实实的努力。

  围绕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这一主题,我们需要抓住四个关键点。

  一、强化教学工作领导

  学校,特别是一些优质学校现在承担的任务很重,不少学校存在这样的现象:校长在会场的时间多,在课堂的时间少;处理一般行政事务的时间多,了解、研究、指导教学的时间少;关注课堂以外的改革多,关注课堂以内的改革少。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必须切实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把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与促进业务水平提高有机结合起来,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

  要加强思想引领。也就是要进一步树立全面的质量观。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对人的素质要求,最重要的就是高尚品德、关键能力和良好体质。这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的重点,是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和世界各国教育质量标准的共同内涵。

  要加强问题引领。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行了八次课程改革,其间,教育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但课堂教学的变化并不显著,有些学校的课堂教学水平甚至还不如过去。因此,启动全员的问题意识,加强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是加强教学工作领导的重要任务。

  要加强实践引领。陈宝生部长提出“课堂革命”,这是极富挑战性的任务。我们应切实加强对教学改革的领导,认真研究教学,推动教学实验,总结教改经验,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二、深化课堂文化建设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校文化建设重在理念、环境、课外,课堂文化建设的改革并没有被真正提到日程上来。现代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要重视环境文化、制度文化,更要重视学生每天在学校度过主要时光的课堂的文化。

  经过20多年持续性的教学改革,我们的课堂文化发生了积极的变化,这种变化在课题研究与研究课上取得的成果比常态课上更为显著。在相当一部分学校,课堂文化建设并未真正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传统的质量观和由此形成的课堂文化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课堂教学改革的形式主义依然存在,研究课课堂的活跃与精彩并未真正取得学生生动、主动、活泼学习的实效。

  基础教育的课堂文化建设不能偏离基础教育的本位价值,不能脱离基础教育的基础性,而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习惯。”仿此句式,我们也可以说:“素质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培养好习惯”;课堂文化建设往简单方面说,就是创造培养好习惯的环境。

  这里所讲的好习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反应倾向。这是道德水准的反映,体现人作出价值判断的习惯。比如:我们倡导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增加中小学生背诵古诗文的篇目等,就是因为国学经典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人格教育的重要教材;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形成文化自信反应倾向的重要途径。

  二是思维习惯。这是智力水准的反映。大多数时候,人们受制于强大的惯性思维。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基础教育正在实现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发展”的转变;现代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培养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我们倡导在课堂中以问题为纽带,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或称审辨性思维,使学生始终保持足够的好奇心,在探究过程中获取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审辨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不仅要记住知识,更要勤于思考;不仅要掌握技能,更要善于思考;不仅要得出答案,更要多角度思考;不仅要答案正确,更要答案真实;不仅要达到规定要求,更要具有新意。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善于质疑、善于比较、善于分析、善于综合、善于实践,构建课堂的审辨文化。

  三是行为习惯。这是行为水准的反映。行为习惯是一种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个体后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习惯不是单一的素质,反应倾向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取向,思维习惯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影响着学生的行为方式。因此,习惯是基础素质的重要体现。高尚的道德、科学的思维、良好的行为,最终要归结为养成一种习惯,否则就会“忘掉”而不会“剩下”,不会成为真正的教育成果。因此,从某种角度看,好习惯的养成就是基础教育最重要的质量标准。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看中的是结果,而习惯的养成则在过程中,课堂文化建设是习惯养成的关键。

  三、活化教师专业发展

  学校和教师是教育机构的终端,因此,活化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

  其一,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师德师风建设必须融入教育教学实践里,体现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陈宝生部长说:“改善优化教育环境,一定要让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一定要认识到,教育质量是尊敬出来的,不是谁抓出来的”“想成为令人羡慕的人,请一定注重自身修养,提高师德这是教师铁律。”尊师才能提质,即抓住了一个关键。

  其二,只有尊重教育终端的创造性,才能使教育真正增强针对性、亲和力和实效性。学校和教师的事业激情和自主性是创造力的源泉,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激活学校和教师的创造激情,最大限度地赋予学校和教师自主的创造空间。任何队伍中都会有一小部分人缺乏道德甚至法律的自律,缺乏干事业的责任感和积极性,但如果因此而失去对全体学校和教师队伍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尊重,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就必然出现终端扭曲和终端衰减。

  培训当然是重要的,但干部和教师素养的提升、教育教学风格的形成不能只靠培训,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主要是在创造性的实践中成长的。管理者的首要任务是做好顶层设计,激发学校和教师的热情、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他们自主性的束缚。这是管理者智慧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改革走向成功的关键。

  现在,学校教育的工作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仍存在一些影响干部教师集中精力抓好教学工作的因素。比如:过重的压力。包括承担临时任务的压力、接受评估检查的压力、应对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压力。再如:无限的责任。学校的责任边界不明晰,出了问题都要由校长承担责任。又如:烦琐的管理。正如陈宝生部长所说,现在教师的负担很重,各种填表、考评、比赛、评估等,压得许多教师喘不过气来。我们要把时间还给老师,要拒绝各种“表叔”“表哥”在校园出现,要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教学、备课充电、提高素质、提高质量。

  要解决以上问题,一方面,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努力创造宽松的学校自主办学的环境,学校自身也要实行精益管理,减轻教师不必要的负担;另一方面,校长应当有定力,始终不忘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初心,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把主要精力放在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课堂教学水平上来。

  菲律宾大学教师教育创新模式的倡导者提出:我们当前的教育图景需要教育者对教育中涌现的需求具有敏感度,教育者要乐于参与发现的过程、意义建构的过程。如果想要成为高效的教育者,就必须同时成为一个永不停息的学习者。如果想要使学习成为可能,那么没有比成为一个倡导者更快、更简单的方式。

  我们尊重教师,就应当鼓励教师成为教育改革的倡导者——他能回答自己倡导什么,并在实践中努力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积极进行微创新。比如:当前学生课外作业负担过重,就与我们长期忽视作业研究有关,有效作业的研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教学研究的一项空白。教师留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繁杂,二是盲目,三是重复,四是死板。因此,我们应当鼓励教师立足于提高教学效能,将有效教学、有效学习和有效作业的研究衔接起来,将好的教学过程与好的教学效果统一起来,实现减负与提质的协调。

  四、催化教育技术整合

  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过程的信息化。教学过程的信息化就是要在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中,较全面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教学手段信息化和教学方式现代化。

  现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教学已取得一些进展,如MOOC与翻转课堂,应用平板电脑、自带设备进行移动学习,将教育大数据应用于学习分析,量化自我与学习管理系统,智能技术中的虚拟助手,情感计算与人工智能的应用,工程创新中的3D打印,创客空间,物联网和机器人,以及交互技术中的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自然用户界面等。

  最近,党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科技部等先后出台了一系列重要的政策文件,提出:“要探索发挥大数据对变革教育方式、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支持作用,积极发挥教育大数据在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和学习空间应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鼓励教师要主动适应信息化、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积极有效开展教育教学,寻求改变和突破,以适应新时代教育需求。”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进一步指出:“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应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但是,正如OECD基于PISA2012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结果,在2015年9月15日发布的《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的报告中指出的,学校并没有充分发挥ICT积极影响课堂教学与学习效果的潜力以应对数字化鸿沟,也未能培养每名学生拥有当今“连通世界”所需的技能。因此,全球学校教育体系必须找到更有效的途径,将技术整合进教学和学习中。该报告指出:“虽然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可能代替平庸的教学”“将信息化技术单纯添加到教学中只会稀释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技术创新及技术整合教学方面成为积极主动的变革的代言人”。

  推动教育现代化当然需要我们不断增加新技术的投入和应用,但加快技术与教育有效整合的步伐,是当前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更重要的现实课题。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