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专题首页 >>

2015年4月,海淀区接受并顺利通过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国家级督导评估。海淀区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和成果得到了专家组的高度评价。2016年4月29日,在北京市教育督导工作会议上,海淀区正式被授予“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这鼓舞和激励全体海淀教育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措施,进一步深化海淀教育综合改革,朝着建设高水平教育均衡发展强区的目标不断努力。

2016年以来,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深入推进,海淀区通过中小学合作办学、大学支持中小学、新建学校、重点改革项目带动等举措,不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规模。海淀区的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为促进海淀教育持续高位均衡、优质发展,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加区域优质教育资源总量,3月25日,海淀区教育系统启动了“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和新品牌学校建设工程等3个重点改革项目。

此次3个启动实施的重点项目,不是挂牌、评比或贴标签,而是要通过项目引领来推动海淀教育集群发展,让各校在协同研究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校转型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中国好老师”行动计划以“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引领,通过“从我做起、互通互助、素养提升、记录传承、尊师爱师”等五大行动,聚焦提升海淀教师发展核心素养。 新优质学校建设工程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20所新优质义务教育学校,助力学校在管理能力、教育教学、师资队伍、校园环境等方面全方位提升,使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明显提升,成为社区百姓满意的新优质学校。

新品牌学校建设工程则会着力打造10所品牌彰显、办有特色、家长满意、社会认可的高中教育学校。通过塑造学校特色文化、指导学校课程重构、探索教与学方式改革、互联网+教育模式、现代学校制度等内容建设,整合区域资源,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提升办学品质,提高区域高中教育质量,为全区高中学校优质发展提供先进经验。

2016年6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西苑小学拥有了另外一个新校名——“北京一零一中实验小学”校牌。

这一天,西苑小学正式加挂了“北京一零一中实验小学”校牌,这也标志着两校合作办学正式启动。

中小学合作办学,是2016年海淀区在教育资源整合中的创新之举,也是对“集团化办学模式”的有益探索。

除了西苑小学外,海淀区太平路小学和北京市十一学校,海淀区花园村第二小学和海淀实验中学之间,也分别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太平路小学、花园村二小将分别加挂“北京市十一学校实验小学”校和“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附属小学”校牌。

合作办学后,双方的独立性保持不变,这三所小学依然保持独立建制,区属公办小学性质不变,义务教育招生范围不变。

这种合作又是一种强强联合,中小学之间将进一步探索人才贯通培养模式改革。双方将在资源统筹、课程共建、教师研训、小初研究等方面,互通信息,碰撞思维,共享成果,逐步打破原有小学、初中的壁垒,在教育合作共同体建设中发挥先行先试作用,进一步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使资源整合真正发挥“1+1>2”的社会效益。

同时,合作办学的两校之间将建立九年一贯对口招生机制。三所小学2016年秋季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在六年后将按照30%至40%的比例直升合作办学的中学。

除合作办学外,名校集团化办学的步伐也在加快。继承办北京市十一学校一分校、在西三旗地区承办配套中学北京市十一龙樾实验中学后,北京市十一学校又承办了原北京市太平路中学,学校更名为北京十一实验中学。而北大附小、人大附小也分别承办了肖家河小学和亮甲店小学,将给这两所小学带来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如果说中小学合作办学是一种内部优质资源融合共生机制的探索,那么,海淀区丰富的智力资源,是加速海淀教育质量内涵提升的外部优势。

“十二五”期间,海淀区教委与12所高校签约,对口支持24所中小学发展,还有18所小学与区域内9所高校联合实施小学艺术特色项目,有45所中小学和20所大学合作提升中小学学科教学质量,中科院、北京教育学院等科研院所也和我区多所中小学建立了对口帮扶关系。高校、科研院所为海淀区中小学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此基础上,2016年4月,海淀区教委深化与首都师范大学的深度合作,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在教师教育研究共同体、人才一体化联合培养、高教与基础教育的互融互动、教育改革项目合作创新、高校与地方合作办学等方面开展共同研究,并合作建设“首都师范大学海淀教育研究中心”。

作为落实战略合作协议的首个重要举措,海淀区教委将与首都师范大学共同打造大学小学教育共同体。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于首都师范大学共同奋斗,携手相牵;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在实验创新之路上,大胆探索,勇往直前!”2016年5月31日,二里沟中心小学正式更名为首都师范大学实验小学。

更名后,首都师范大学将在首师大实验小学建立“海淀教育研究中心小学教育分中心”,这一基地也是海淀区首次在小学设立的基础教育改革研究中心。双方将以此研究中心为平台,在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深化大学和中小学教育共同体品牌建设,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互融互动,为推进全区和北京市的“高校支持中小学发展”项目,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互融互动提供示范效应。

此外,位于东部地区的海淀区今典小学也于2016年10月21日正式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北京邮电大学将在加强品牌建设、优化学校管理、培育校园文化、开发特色课程、推进学科建设、助力师资培养等方面与附小开展深度合作,将附小建成一所特色凸显、质量一流、家长满意的示范学校。

位于海淀区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是国家级综合性教育科学研究机构,以其学科门类齐全、科研实力雄厚、教育产业发达、国际交流活跃的特色和优势,在国内外都享有盛誉。2016年11月4日,海淀区教委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建设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海淀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和海淀教育研究中心,并以此为平台,在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改革实验项目、学校治理体系建设、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办学等领域,开展深入研究,推动密切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作为双方战略合作中的重要一环,11月9日,海淀区民族小学正式加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校牌。学校的立人书院也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学教育基地”。

未来,中国教科院将充分发挥自身教育科研机构的作用,做好对学校的指导工作,推动学校品牌建设,发挥自身“一流智库”作用,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协助学校培养教师团队,促进学校的全面提升,将立人书院打造成为公益学园基地,促进民族小学成为高水平、示范性学校。

2016年4月29日,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正式奠基,其小学部将于2017年9月1日前建成并交付使用。这让航天城居民对优质教育资源久违的期待变成了现实。

这所学校从建设之初,就定位于高起点。学校占地近百亩,总建筑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预计72个班,其中小学36个班,初中18个班,高中18个班。除了规模大,学校由人大附中承办,由人大附中选派优秀的管理、教学团队开展相关工作,这也使学校的办学质量颇让百姓期待。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是继清华附中永丰学校、中关村二小百旺校区之后又一个引入西北旺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将为海淀西北旺地区居民子女入学提供优质服务,为推动北部地区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为破解入园难问题,海淀区从2011年开始,连续实施了两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截至2016年底,增加入园学位21100个,新增幼儿园27所,接收配套幼儿园23所,改扩建幼儿园138所,有力促进了学前教育的普惠多元发展。

2016年是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海淀区仍在着力为适龄幼儿提供优质的学前教育。

2016年9月23日,海淀区民族幼儿园正式开园,马甸地区的少数民族家庭子女不用再为上幼儿园的问题发愁了。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并形成发展学前教育的合力,是海淀区委、区政府破解“入园难”问题的重要途径,“以租代建”这一创举有效地统筹和利用了可用资源,解决了特定地区的入园难问题。

民族幼儿园恰恰是海淀区首家用“以租代建”方式建设的幼儿园。

该园位于马甸地区,毗邻清真寺旧址,是租用海淀区伊斯兰教协会的场地建成的幼儿园。该园主要以招收少数民族家庭子女为主。幼儿园占地面积1146.90平方米,建筑面积1599.93平方米,可开设6个班,容纳180名幼儿。目前已开设5个班,共招收6个民族140余名儿童,其中少数民族幼儿占38%。该园的建成,保障了民族儿童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有其风俗习惯的权利。同时,也让海淀区的民族教育体系更加完整。

海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也包括特殊教育,要为那些折翼的天使们创造适合于他们的教育。

为此,海淀区着力打造“一校一中心”的特殊教育资源布局。

2016年8月31日,北京市海淀区培智中心学校和北京市第三聋人学校正式合并更名为北京市健翔学校,此举将进一步整合特殊教育资源,优化特殊教育资源布局。

“一校”为程度较为严重的特殊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教育设施,对于程度较轻的特殊孩子,海淀区用“融合教育”为他们创造了能和正常孩子一起接受教育的机会。

一直以来,海淀区的融合教育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现已覆盖区内134所中小学,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中小学配备了无障碍设施,建成82个资源教室,并配备专兼职资源教师,资源教室数量居北京首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为了给这些学校、学生提供更为专业的特殊教育服务,2016年11月8日,海淀区在北京市率先成立了首家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一中心”的成立将为海淀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更为专业的研究和指导,为特殊孩子们提供更为优质的特殊教育服务发挥重要的推动作用。

未来,海淀区将着力提升特教设施水平、加强特教研究指导、完善特教服务体系,逐步构建以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为指导,以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等其他教育形式为补充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帮助折翼的天使们同样拥有出彩的人生。

  •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奠基

  • 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 与首都师范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今典小学更名为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

  • 首师大七校联盟合作交流

  • 与中国教科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民族小学加挂”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小学”校牌

  • “以租代建”建成海淀区首家民族幼儿园

  • 中关村三小万柳北校区建成招生

  • 西苑小学加挂“北京一零一中实验小学”校牌

  • 动画片《成语新说》在星火小学首映

  • 海淀区特殊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揭牌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