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八一学校常务副校长、党委委员、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语文正高级教师,北京市优秀教师,海淀区高中工作专家组成员。北师大专硕培养项目导师、国培计划特聘专家,北京市高中科技特色发展项目特聘专家。
荣获市紫禁杯班主任、市优秀教师、市学带骨干、区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优秀”四有“教师标兵、育人先进个人、全国科幻作文、新作文大赛优秀辅导教师、市翱翔计划优秀指导教师;主编、参编多本教学用书,主持、参与全国、市区多项课题研究,论文荣获市区特等讲、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我从教32年,因为热爱,所以投入,因为学习,所以成长。我先后承担9年班主任、8年年级组长、13年教学副校长,分管学校课程与教学工作,目前任教高一语文。我有7年初中、25年高中语文教学经验。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我的语文教育观是“以语育心,以文化人”,语文课应该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语言文字运用的经验和阅读的体验,自主建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语文能涵养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提升人文素养和综合表达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我把“爱生活、爱语文、爱学生、爱学校”作为自己的工作原则。毕业生李天奇说“忘不了您通过每一节课传达给我们的学习态度,……学校生活十几年,能同时在教书和育人两方面让人深深信赖的老师并不多。作为一个文学翻译,我所译出的每一行里都有您的存在。”这就是语文的价值、教师的价值吧。
一个人的成长源于对自己的不断挑战与超越。回顾我的成长经历,从青年骨干教师、区骨干、学科带头人到市级骨干、学科带头人,每一次付出都是调整与进步,因此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我曾荣获教育部全国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市基础教育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区优秀展示课一等奖、基础课程建设一等奖等多项市区奖项;承担国家教育资源库课程资源开发与授课任务,承担全国各地及市区教研专题讲座50场以上,为对口支援地区、国培计划农村专项、市级“双优云桥”统编教材培训提供支持,在甘肃酒泉承担王华蓓工作室主持人工作,承担西北部地区中小学青年教师培训;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主持全国、市区级课题8项,获得全国、市区级课题成果奖15项,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获奖20余篇,主编2本,参编3本教学参考;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区优秀共产党员、师德先进个人、优秀“四有教师”标兵、三八红旗手等数十个荣誉称号;作为党员教师代表参加了建党百年庆祝活动。
作为学科骨干,我立足教师共同发展,带领教师不断探索课程与教学新路径。我承担多个项目负责人,分别在全国新课改论坛、传统文化论坛、教育部“深度学习”项目会、区教研工作会、全国多地骨干教师培训上发言,分享实践思考;被聘为区高中工作专家组成员,为区高中教育教学提供指导建议;在统编教材单元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课程建设等方面带领青年教师集体研讨、课堂交流,指导的青年教师论文、教学设计获得全国、市区一等奖,在语文核心期刊发表文章,并成功申请市级课题,指导学生获得全国作文竞赛一、二等奖、省级一等奖20人次。
习近平总书记回八一学校时,我有幸在场,他说:“当教师的,要教学生3年,想学生30年,想国家民族300年”。这就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有的教育情怀 。我要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基础教育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愿以萤火,共筑星河。你是青春昂扬、活力四射的学生,让我经历32年的春华秋实。你是严谨负责、满怀爱心的同仁,让我践行32年的责任奉献。你是翰墨飘香、白墙灰瓦的校园,让我收获32年的桃李芬芳。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坚持必会照亮远方。是你们,让我坚信:师者,仍然是尘世里高出尘世的那一种光芒!愿我们用教育的萤火,共筑学生灿烂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