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前身为“北京市工农速成中学”,1950年12月14日在北京建立。建校70多年来,一代代理工附中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和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为大学和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的前身为延安第二保育院。在朱德总司令和康克清同志的关心、指导下,1945年6月1日,保育院在延安城北小砭沟半山腰的窑洞里诞生。1946年11月11日,保育院老院长张炽昌带领全体保育人员和136名孩子,在枪林弹雨中辗转3330余华里,历时两年十个月,在1949年将孩子全部安全护送到北京,保育院也因此被赞誉为“马背摇篮”。
培星小学1950年建校,位于风景秀丽的玉泉山和西山脚下,是一所诞生在部队摇篮中,具有浓郁革命传统的学校。位于厢红旗董四墓36号的北校区是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的子弟小学——培红小学,厢红旗19号的南校区是原总参某部子弟小学——红星小学。1995年,这两所具有革命光荣传统的部队子弟学校合并,这也是学校发展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
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为纪念新中国诞生,聂荣臻元帅为学校命名为“新北京十一小学”。在学校的校史馆里,至今还存放着从建校最初到现在的所有校牌,由小学到中学,从新北京十一小学到北京市十一学校,这些校牌见证了学校的发展。
北京市育英中学,1948年在西柏坡建校,前身为中共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小学,1949年迁到北京。1958年,学校成立中学部即今天的北京市育英中学。走过73年的历程,崭新的育英中学在2019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一走进校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我来自西柏坡”。
陈姗,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校长;正高级教师,北京市首批特级校长,北京市特级教师,教育部劳动教育指导专委会副主任委员,第十一届特约教育督导员。曾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市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优秀书记校长、北京教育年度人物等多项荣誉称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