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教育名家谈 > 【北大附小】校长尹超:让生命自由成长

【北大附小】校长尹超:让生命自由成长

时间:2017-12-01 00:00 中国教师
  尹超
  语文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现任北京大学附属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北京大学附属小学党委书记、校长。
  我始终认为,学生,或者说儿童,应该是我们教育的原点,也是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学校的个性化办学、特色化发展,都应该基于学生的成长需要。正因此,北京大学附属小学的“生命发展课程”是我们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的具体化,是学校整个育人模式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下面我就从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的形成,从我个人的教育理念发展过程来详细解读“生命发展课程”的来龙去脉。
  我的教育价值观:为了爱和自由
  1984年,师范毕业的我怀着对北大的憧憬与向往来到附小,至今已33年。在这片教育热土上,我建立起了对儿童、对学校、对教育的全部理解与热爱。做校长以后,我的一个强烈愿望就是要把北大附小办成一所与北京大学相匹配的,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小学;一所无论在自然环境,还是在文化气质上都与北大息息相关的真正意义上的附属小学;一所孩子们快乐学习、教师幸福工作的精神家园。
  “为了爱和自由的教育”,是我在北大附小提出的教育理念,也代表着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价值观。在北大精神浸润下的爱与自由,是意义丰富的、深远的。爱,是一切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既是一种素质,也是一种能力,它需要我们细心去感受,用心去传递。而自由,不仅是尊重孩子,也是尊重生命,它意味着以无限的可能性看待孩子,以不断成长的生命态度对待孩子。
  爱和自由,其实就是给师生充分的关爱、呵护、欣赏和信任,让他们在宽松、惬意的环境里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
  “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是著名作家冰心奶奶给北大附小学生的题词。在我们看来,这两句话所概括的是我们教育实践中最珍贵的传统,也是北大附小爱和自由最生动的体现。同时,“专心地学习,痛快地游玩”并不只是学生的专利,它也是教师的权利,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权利。在这里,老师们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把自己的智慧和心血毫无保留地献给孩子。
  这一切都启示我们,教育要向儿童靠拢,小学生活要向童年靠近。我们的校园环境、学校课程、德育活动,都要从孩子的天性和个性出发。
  改造课程的初衷:生命发展的需要
  之所以决定对学校课程进行改造,不是上级的行政命令,也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基于北大附小人十几年的教育改革实践,基于我们的教育价值认知,是一种教育行动自觉。具体来说,我们重构学校课程体系的动因,有以下几点:
  1.对北大教育传统和文化基因的继承
  作为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百年小学,百年来受北京大学学术精神影响,使得北大附小在办学思想和教育教学中非常注重人的和谐与完满发展。北大独特而鲜明的文化基因启示我们:只有兼顾个性化与通识性,构建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让学生在玩中学,才能最终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
  2.对办更高质量教育和多元化教育需求的回应
  北大附小的家长多为北大教授或各界精英,素养较高,见识较广,对教育的期望值也更高。生活在这样的家庭背景下,生长于信息时代,孩子从一入学就已经不是一张白纸,带着一定的知识积淀、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也有更加敏锐的问题意识,有着更加鲜明的个性和多样化的成长需求。这无疑对学校和老师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我们重新审视学校的发展目标、课程设置,改革原有的课程体系。
  3.我30多年来对教育问题与困惑的反思
  当前,社会各界对教育多有抨击,这促使我思考,我们的教育哪儿出了问题?我发现,中国教育有值得骄傲的地方和应该保持的优势,这是我们在与西方国家的教育者交流中,从他们对中国教育的研究中得到的认可与反馈。许多学者也强调指出,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基础教育功不可没。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中国教育又具有单一化、标准化、机械化、僵化的另一面,对个性化的教育需求关注不够,缺少鲜活的生命气息,也限制甚至制约了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生命发展课程”既是我们针对上述问题给出的一份课改答卷,它富含本土气息和教育创造,契合小学阶段课程改革及学校层面落实核心素养体系的要求和方向,是一个具有一定生命力和实践参照价值的学校样本。
  课程整合的理念:育人目标下的系统变革
  我们的生命发展课程,不是着眼于某一门精品课程的打造,也不是着眼于某一门校本课程的再开发,而是从办学理念开始,逐步进行育人目标的调整、课程门类的整合、课程系统的架构、课程实施的变革。
  1.生命发展课程的四个核心词
  生命发展课程,英文名称“Life DevelopmentCurriculum”,简称L-D课程。在具体释义中,我们把LIFE重点加以阐释,其中的每一个英文字母“L”“I”“F”“E”又被分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代表着生命发展课程理念的四个核心词:
  L——love(爱)
  I——inclusion(包容)
  F——freedom(自由)
  E——esteem(尊重)
  毋庸置疑,这四个词既是北大附小育人理念的核心,也是我们在进行课程建构的核心。这也启示我们的教师,课程是育人的载体,课程的价值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和能力,而是向他们传递做人的核心价值、教育的核心价值。
  2.生命发展课程的目标体系
  生命发展课程是遵循北大附小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来构建的。受北京大学的文化熏陶,北大附小一直重视全人教育,追求人的自由和谐、完满发展。
  近年来,北大附小在办学中倡导“以人为本,快乐和谐发展”的理念,在学校发展中切实树立“尊重、关爱、欣赏、包容、发展”的教育价值观,一切从师生的成长、生活需要出发,对人的生命予以尊重,对人的天性予以敬畏,并通过全方位育人,使学生在自由快乐的氛围里学会学习、享受学习、全面发展、富有个性。
  北大附小的培养目标是: “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独具特色的发展,使之成为幸福的、高素养的中国公民和世界公民。”
  我们认为,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他们就像一颗颗不同的种子,有可能将来成为一棵大树,也可能就是一棵小草,但无论是参天大树,还是无名小草,他们都应该同样获得尊重。教育的使命就是给予他们适宜的阳光、雨露和沃土,爱和自由的空间,让每一个生命都得到绽放;让孩子们养成快乐、进取、儒雅、大气的品质,养成一生学习、生活、工作的乐趣。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将“多元、开放、立体、自主”作为学校的课程目标,构建了以学生生命成长为基点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
  3.生命发展课程的基本架构
  基于学科群的理念和对学生生命成长中关键知识、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等的探寻,我们整合现有学校课程资源,架构起了“三层五类”或“三层次、五领域”的生命发展课程体系。
  三个层次分别是:基础类课程、拓展类课程、研究类课程。五个类别分别是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健康艺术、社会交往、国际理解五大领域。
  “三层—五类”是针对课程的性质和类别来架构的。三层分别是面向全体、面向分层、面向个体;五领域针对的是知识目标的五大类别。从内容上来说,该课程体系试图超越学科,凸显更多开放的、个性化的课程创新活动;从方式上来说,该课程体系力图打破传统,用核心素养统整学校整个育人工作和学科教学工作,以学科群的方式推动人的全面成长,让每个孩子体味不同课程带来的不同滋养,给予他们更多自主选择机会和自由成长空间。
  课程整合与自主排课促进了北大附小课程教学体系的整体创新。它的影响不是片面的,而是立体的、深远的,不仅带来了教学理念的变化,也带来了基础课程的改革、特色课程的建设,增强了课程学习的综合性,为孩子们带来了广阔的自主选择机会和空间。
  虽然我们的生命发展课程还属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还有不少的问题,但我们相信:在专家和同行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一定会越来越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