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教育名家谈 > 【北大附中】校长王铮:揭秘北大附中的教育改革

【北大附中】校长王铮:揭秘北大附中的教育改革

时间:2017-12-11 00:00 海教思维
  北大附中的深化教育改革之路走得早,也走得很远。
  走班、导师、书院、学长、晨会、议事会,一系列新举措在冲击传统学校教育理念的同时,也给外界制造了足够丰富的想象空间,但从局外人的视角,看到的可能多是热闹和浮光掠影。
  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上,北大附中校长王铮深度解读了北大附中基于国际化、现代化和信息化背景下进行的课程改革、特色建设、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等方面的实践探索。
  1、中国学生在没有激发学习兴趣的前提下,仍然取得好成绩,背后的问题是什么?
  PISA测试大家非常熟悉,我以上海市的学校参加2009年拿到很多第一为例,来看一看这背后的东西。
  上图节选自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术会议的一篇论文,本文分析了2009年PISA测试中学生的学业兴趣与其学习成绩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在西方国家,学业兴趣与学习成绩的相关性是比较高的,比如芬兰、加拿大,基本上是兴趣越高成绩越好,成绩越好,他的兴趣也越来越高。
  但是,中国香港和上海就相对比较低,也就是说中国的学生无论他是否有兴趣,成绩都非常好,这就是中国厉害的地方。亚洲的学生很少会通过兴趣驱动学习,但却能保持很好的成绩,这也是中国学生的特点:吃苦耐劳,民族基因传下来的。
  再看另外一份调查。这是对2012年PISA测试的分析,中国学生的课业负担压力世界第一,每周的平均作业时间是世界平均值的两倍,在家里的作业时间,包括课外培训也是第一。
  我们的学生在没有兴趣的情况下、花很多时间用功取得优秀的成绩,但这些成绩是不是我们教育应该得的,未来的学生也应该这样吗?或者说,优秀的成绩能否满足未来大学的招生期待?能否赋予孩子应对未来那些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有一本书名叫《全新思维》,书中谈到决胜未来的六大能力: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意义感,这些好像跟分数没有相关的能力显得非常另类,但却是我们现在必须思考和革新的内容。
  中国学生的考试压力确实很大,把时间和兴趣都挤占了,我们的学生确实又很强,在这样的压力下取得那么好的成绩,但是他在这个成绩的背后,或者说他以后的发展和对社会的支撑,是不是能一直这样持续下去,恐怕未必。
  过去我们希望把学生的考试压力减轻一些,结果大家立即就动脑筋想如何把这空闲填充起来;现在学校减轻了压力,结果学生又跑到培训机构去了。周一到到周五减轻了,周六、周日又把它加回来,成了一种死循环。
  2、把学生的时间抢救回来,就要提供充盈的学校生活
  北大附中就是从上述这些角度来思考,设计更多的内容来填充学生的生活,而不是把人当机器来使,或者把人培养成机器,毕竟未来社会机器在很多方面比人都强。
  那么,人应该怎么做?如果要为学生的现实生活和未来生活打基础,学校必须首当其冲站出来给学生创造条件。
  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前的学生学习是被动的,学校用工厂式,模式化来塑造一样的学生。现在我们要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能够顺应个性发展。
  我们把人与人之间的个性差异当做一种优势和资源来看待,而不是用一把尺子去丈量。如果你看到的是差距,想着要弥补要追赶,就变成一样的;如果你承认它的丰富性,承认它的个性意义和价值,就得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我们还要搭建多元的知识结构。社会的发展正在多元化,而北大附中也正在形成多元体系。
  我们的书院跟学科的课程学习是没有太大关系的,它更多是生活,是一个生活的载体。我们实际上是想培养学生达成这样一个目标: “培养个性鲜明、充满自信、敢于负责,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的杰出公民。他们无论身在何处,都能热忱服务社会,并表现出对自然的尊重和对他人的关爱。” 
  我们把“个性鲜明”第一个内容提出来,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认同和坚信个性,发展个性。只有自信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否则可能就成为一个工具。
  能力、思想力、领导力、创造力这些能力,实际上是自然形成的,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以领导力为例,这项能力不是靠权力和职位去领导去控制别人,而是他有思想,能跟别人合作,能为别人服务,具有亲和力,具有感召力,这才是领导力。我们教育的落脚点就是培养一个有责任感、有认知能力,能为自己幸福和发展服务的杰出公民。
  后面提到的“服务社会、尊重自然、关爱他人”的世界观大家是认同的,但有一个重要的定语——“无论身在何处”,即多元丰富并不是说只有上北大清华才能做到这一点,这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培养目标。
  3、我们的书院制不是学科教育,而是学习社区
  北大附中的书院制到底是怎么回事?
  目前从小学到高中的学校教育长达12年,学校普遍采用行政班级制,学生都是班级人的概念,跟行政班捆绑在一起,大家上一样的课,在一起生活,在这个狭窄领域内交往,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三都是这种结构。
  但这种结构,不是跟人的发展、适应以及交往范围结合在一起的,到了高中他必然就不应该再局限到班,他至少是一个学校人,再逐步走向社会。
  班级虽然好,大家非常亲密,有归属感有安全感,但是不够,一个事情做到极致就走向反面了,阻碍和限制就来了,所以到高中18岁要成人走向社会的时候,学生应该有更大的交往范围。
  以前的行政班跟教学班混在一起,所以行政班也有很多活动,但是现在的书院跟上课是没有关系的,是上课以外的学生交往、活动、生活在一起单位,它的一个特点就是高低年级混搭,学生在一起生活、切磋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种自制、活动和学长制的传承是一个新的模式。  
  书院是学生社区,实行自主管理,管理要满足多数人的意见,同时又照顾少数人的特殊需求,他们自己组织起来,创造每个书院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管理制度,自主发展和解决问题。
  现在北大附中的八个书院,相当于把高一、高二的学生纵向分成了八个群体,八个社区。他们之间的艺术体育活动都是通过书院来进行的。
  它很像行政班的某些功能,但又不是。行政班有很强的管理功能,书院基本上自制;行政班没有上下传承,书院有学长制;行政班是学生们在一起学习,书院是在一起活动。另外,书院的规模比行政班更大、更丰富,里面还有很多小型组织。书院比起行政班来,其多样性和丰富性就表现出来了。
  北大附中还有几个中心。这些中心都跟高考无关,而是艺术、体育、实践、技术等等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特别重要的内容(详见下图)。
  于是,学生到学校的意义变了,变成大家在一起,寻求团队合作,增进感情交流,相互影响。所以学校很多活动逐渐都会发展成多人合作的集体活动。学生们做任何一个项目之前,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它整合成一个大家一起合作的项目,共同参与的项目。
  我们认为,学校能不能跟社会产生更多沟通,让生活和学习真正有意义,特别重要。如果学生每天完成作业给老师看,老师再打一个分,就扔到纸篓就变成垃圾,还能看到学习的意义吗?所以,我们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做有意义的事情,从深度和广度地扩展学习,让积极的学习状态不断发生。
  北大附中的学科教育在哪里实现?
  我们以前大多的课程建设的维度是以学科来划分的,但是北大附中的现在把这些课程变成不同的性质和方向,让学生自主选择。所以北大附中就把老师都放到各个书院里面,让教师自己建设不同方向的课程。
  所有的学生不管他属于哪个书院,都可以在这四类课中程跨书院去选择组合,组成专属于自己独有的学习计划。一个课程本身定位和方向是多元的,再让学生做充分选择,学科教育就更丰富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选的课程跟考试并不产生直接相关,更多是一种通识教育。它是可以跨学科,人文的,比如读经典原著,就是进行大的主题或者一整本书的研读。在书院不是学知识点,而是要通过讨论、分享、合作等方式对他的思想认识和人文素养进行碰撞提升,这样的学习不是指向专业和职业,而是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认知。
  社会发展变化太快了,我们怎么追都有点力不从心。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放手让学生自己来创造?所以北大附中的书院,是学生自己创造的书院。
  我们鼓励学生主动接洽社会资源和科技力量,打破学校的围墙和大门,把内心所想和亲身体验,与设计师和艺术家们碰撞,将全世界的前沿知识和传统知识结合起来去发挥创造,去追寻更多可能。
  来源:新校长传媒,本文根据王铮校长在第四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国际论坛上的发言整理而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