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 > 教育名家谈 >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阅读素养就是人生素养

【北京小学校长】李明新:阅读素养就是人生素养

时间:2018-08-17 00:00 北京教师
  前不久,参加北京阅读季的活动,主办方邀请我作演讲,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谈谈对阅读素养的认识。我的观点引发了与会者的共鸣。我认为,今天探讨阅读的价值,无论是老师、家长、学生,还是社会,决不能把阅读定位于“考试的手段”。我们的语境不是应试,而是生命的成长。
  有人曾说,阅读是一种语文能力,甚至认为就是参加语文考试的一种必备的学科能力。在这种逻辑下,我想问:如果不考试就不应该有阅读的能力吗?还有人曾说,阅读是一种学习习惯。我又想问:难道人只有谈学习的时候,才谈阅读的习惯?其他的时候就不存在阅读的习惯吗?也有人说,阅读是未来工作与自主学习的方式。我要再追问:难道人将来只是工作吗?或者说只有需要自主学习的时候,才去阅读吗?
  其实,以上说法大都在说阅读具有外在的工具价值。从教育的本质来说,阅读更具有内在的生命价值,它可以实现精神的成长。阅读是一种通过符号获取意义的过程,更是一种特殊的交往过程。因为,在阅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与作者对话,我们还可以与文本中的人物对话,同时也与自己对话。我们在阅读的时候,要不断地把自己的人生经历、思想认识放到一篇文章中,放到一本书中、一个人物面前,因此,阅读的过程也是和自己对话的过程。在这一系列对话中,人实现了思想的交流、智慧的启迪、灵魂的觉悟和精神的成长。
  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素养不光是学习素养和工作素养,更是人生素养。一个人会年老、会退休,但他依旧要阅读。有的人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床边仍然放着一本书,那说明他仍要从书中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获得人生的乐趣,这是一种生命的自觉。从时代的发展看,这种生命的自觉意识应该从幼年培养。中小学教育要童蒙养正,“养正”其实就包括培养阅读这一人生素养。
  那么,怎样才能把阅读作为人生素养进行培养呢?首先是要文化熏陶,兴趣引路,坚守习惯。我认为小学的语文课确实要培养阅读能力,但如果到小学再进行阅读的熏陶就晚了,阅读熏陶宜早不宜晚。
  如何去做呢?我认为以下这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包括家庭、学校阅读环境的创设和改进,师长对于阅读的态度,吸引人的朗读,孩子阅读计划的落实,及时肯定阅读中的“习得”等。
  阅读环境和阅读文化的创设
  记得有一次,我到一所小学去督导,有一位家长追着问我:“孩子不爱读书怎么办?”我打量了他一下,笑着对他说:“请原谅,我说话直,估计你们夫妻二人都不读书吧?是不是总打麻将?”他点头,我说:“你们天天打麻将,让孩子在旁边读书,他怎么能静下心读呢?家里没有读书的环境,没有读书的文化氛围,想让孩子马上变得爱读书那是不可能的。”我建议他全家每天饭后读书一小时,并且坚持下去。
  引人的朗读
  引人的朗读,就是把书中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进一步加深儿童对一篇美文的感受,这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如果孩子很小,家长也要捧一本书给他读,读得绘声绘色,让他向往:妈妈爸爸手中的那本书里藏着那么多美好的故事,我将来要好好学汉字,好好读书,知道更多的故事。所以,要善于用生动的朗读激起孩子对母语的热爱,对阅读的热爱。
  阅读中的“习得”
  所谓习得,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孩子一边读书一边获得的那些语文知识、能力、修养,要鼓励他们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去“用”,通过“用”感到一种快乐。我从小就体验过将阅读中获取的语文知识用到作文中的快乐。那是四十年前,我在农村小学的时候得到了一本童话书叫《小伞兵与小刺猬》。其中有一个描写秋天的词语叫“秋风飒飒”,后来我在写秋天时也写“秋风飒飒”。语文老师表扬我这词用得好,一下子就鼓舞了我,后来我就经常把阅读中学到的词语用到作文中。
  阅读后的交流
  我们还要重视阅读交流,培养思维,引领孩子成长。阅读后,要重视多向交流,包括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家长之间的阅读交流。在饭桌上交流近期阅读的感受,探讨阅读中的问题,是一种很自然、很有效的家庭阅读促进方式。而在课堂上,老师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逐步进行深度思维的培养,并进行价值观的引导,这是学校深化儿童阅读的重要策略,对于阅读素养的培育很重要。
  大量而用心的阅读
  还有,要去除功利,精选篇目,大量阅读。千万不要只为应试而阅读,也不要只为写作而阅读。阅读就是土壤,写作是土壤中生长的树木和花草,我们大量而用心地阅读,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吸收丰厚的养料。所以,阅读不要太功利。我不太支持一读书就画好词好句的行为。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好习惯,但是,不要程式化地找所谓的“好词好句”,词句好不好,要看怎么用。有的时候我们抛开了这种功利,更轻松地阅读,更投入地阅读,更深刻地阅读,反而能够获得写作的营养。
  总之,阅读不只是学习的工具、工作的手段。如果阅读成为了人生素养,那么它将成为生命不可或缺的东西。当阅读成为我们与高尚的人对话、与经典对话、与真善美对话的生活方式的时候,我们的精神将永远是充实的。 
  李明新
  北京小学校长、北京小学教育集团主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首批中小学教授,特级教师,教育部课程教材审查委员会专家,兼任北京市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委员会副理事长等职,被聘为教育部名校长工程导师,北京市名校长工作室导师,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北师大、北京教育学院兼职教授。
  在办学中主张坚守基础教育本真,提出了“五养”教育理念,形成了“实与活”的教学思想,其推进的学校管理改革、四季课程建设、寄宿教育研究等具有较大影响。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