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校园里的红色印记 | 六一幼儿院篇

时间:2021-08-30 09:21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海淀各校的校园中、校史馆里保留着许多的红色物件,是一笔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海淀教育特别推出“红色印记”栏目通过音频、文字和照片,带领大家沉浸式了解这些红色物件背后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市六一幼儿院,领略独一无二的红色印记。

01 马背摇篮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的前身是延安第二保育院,诞生于1945年6月1日。1944年秋天,在我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前夕,延安大批干部急需奔赴前线进行战略反攻,为了使这部分干部能够安心去前方打仗,也为了更好地抚育革命烈士的幼小遗孤,在朱德总司令与康克清同志的关心指导下,延安第二保育院在延安城北小砭沟半山腰的窑洞中诞生了。

在保育院克服初期的一些困难,走上正轨,准备进行下一步探索时,因革命战争的需要,在经过5天的紧急准备后,1946年11月11日开始,老院长张炽昌和全体保育人员,在枪林弹雨中辗转3330余华里,用马背上的小驮床,于1949年将136名孩子全部平安护送到了北京,保育员也因此被赞誉为“马背摇篮”。

在如今的六一幼儿园玉泉山院址,有一尊“马背摇篮”群雕,其中两位大人的原型就是从延安一路保护孩子们来到北京的张炽昌和姚淑平两位老院长,与雕像遥遥相望的,是玉泉山的玉峰塔。从宝塔山到玉泉山,一代代“六一”人,一直铭记着这段波澜壮阔的日子,将“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02 一句坚定的誓言

1946年6月,国民党挑起了大规模的内战,战争形势急剧转变,在康克清的带领下,当时延安第二保育院院长张炽昌安排人提前制作撤退时孩子使用的木驮床,并悄悄地准备医药、防寒用品、食物等。

11月5日,康克清前来传达了党中央的指示:国民党要进攻延安,情况紧急,保育院要在3天内撤离延安,进行转移。面对时间紧迫、责任重大的艰巨任务,张炽昌院长召开紧急会议,围绕怎样在行军中保证孩子们的生命安全,号召大家来边提问题,边想办法。在讨论过一百多个问题之后,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遇到根本没有预料到的困难或危险怎么办?延安第二保育院的全体工作人员给出了一致的答案:“不管怎样,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千方百计,即使牺牲自己,也要保护孩子的生命和安全。”

全院人员坚决响应党组织提出的“一切为了革命,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孩子”的号召,做到“四不怕”,即不怕困难,不怕劳累,不怕艰险,不怕牺牲,并从内心发出了“大人在,孩子在,大人不在,孩子也要在”这一气壮山河的豪迈口号。这句口号,成为了六一幼儿院红色精神的最好体现,如今还一直挂在院史馆的醒目位置。

03 誓死保卫的纽带

在如今六一幼儿院的院史馆中,放着两个大木箱。这两个木箱,在当时延安第二保育院3000里行军的路途中,放着工作人员的档案材料,以及孩子和他们父母的花名册,由程宜萍同志负责护送,同样在路途中的,还有她的两个孩子。

在大部分队伍渡过了汾河的时候,程宜萍护送着骡子驮着的两个文件箱,自己的两个孩子由小毛驴驮着。由于骡子走得快,小毛驴走得慢,程宜萍一路跟随着文件箱,和自己的孩子走散了。走着走着,后面传来不幸的消息,程宜萍的两个孩子掉进河里了。她悲痛万分,眼泪顿时流下来。但是在战友劝说她退到后面去救自己的孩子时,她说:“我负责保管的两个文件箱,里面有孩子和他们父母的花名册,将来战争结束,全凭这些名册来帮助父母和孩子相认,党交给我的任务是保护文件箱,我不能为了自己的孩子而离开岗位。”她强忍着巨大的悲痛,继续跟着队伍前进。好在,后来得知,程宜萍的两个孩子被负责保护她们的18岁小警卫员全超奋不顾身地救了上来,最后得以和自己的妈妈团聚。正是这样的一个个舍己为公、奋不顾身,才造就了136名孩子平安转移到北京的奇迹。

04 一个精心选择的乐园

六一幼儿院玉泉山院区,占地近百亩,是一座花园式幼儿院。红色文化展示区,沙地草地嬉戏区,紫藤花园表演区……步步有景观,处处有创意。在幼儿院七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每次选址都凝结着革命人对孩子们的关爱之情。

1945年,延安第二保育院筹建之初,朱德总司令和夫人康克清亲自查看地形,最终选中了延安城北枣园川南面的小砭沟。那里空气新鲜,阳光充足,离水源近,又靠近党中央机关。

1949年,在保育院的工作人员和孩子们历经3000里行军到达北京后,最初安顿在德胜门内果子市大街,为纪念保育院自1945年6月1日开始接收幼儿,更名为“六一幼儿院”。随后,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党中央领导,精心挑选了玉泉山下这个大花园。

1953年,幼儿院正式更名为“北京六一幼儿院”,并迁址到如今的玉泉山院区。每次转移和迁址,都诠释着党和国家对革命后代的关爱。

05 盛放的紫藤花篮

1953年,北京六一幼儿院的师生们安家于玉泉山脚下,在院子里种下了一棵紫藤树。时光荏苒,紫藤树渐渐长大。

1984年,正值建院50周年,时任院长姚淑平号召教职员工为院庆及献计献策。老教师王翠云的爱人吴俊清是首钢的高级钳工,他根据幼儿院的情况和孩子们的需求,巧妙地为紫藤树设计了一个喇叭花形的支架,下面放置一圈小木条椅子,既方便老师带着孩子们户外活动后的小憩乘凉,又方便紫藤枝丫的生长和蔓延。设计稿通过了院领导的审阅,当时的后勤师傅们,利用一个暑假的时间,完成了紫藤花篮的制作。

几十年过去了,紫藤花篮已经成为幼儿院的一大景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一代代孩子们在花篮下嬉戏玩耍。六一人对幼儿院一草一木的热爱,以及一切为了孩子而创设环境,打造活动空间的奉献情结始终不变。

06 没有教材,我们自己编!

在六一幼儿院行军转移过程中,由于条件所限,幼儿的教材十分匮乏,为了丰富孩子们的生活,时任院长张炽昌带领老师们发挥集体智慧,摸索小孩子的认知规律,掌握教育小孩子的教育原则,带领毫无此方面经验的保育员们,创编儿歌、故事,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收集和创编了三千多篇教材,让孩子们能够听到有趣的故事,学到朗朗上口的儿歌,丰富了孩子们游戏的品种和内容。

之后,老师们又仅用二十余天,自制出1097件玩具,有小木块做的积木,有铁屑做的铁花,有木制机关枪、大刀、宝剑,有色彩鲜艳的走马灯,有纸做的娃娃、狮子、小猫、小狗……每一件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在解决了教材和玩具的问题后,老师们又将精力集中在创造游戏上……1952年6月1日,老师们还举办了第一届“游戏大会”,一直延续至今。为了让孩子们接受更科学的保育,这种敢于破局,从无到有的探索精神,一直在六一人的心中传承着。

07 一条走了七十多年的探索之路

在六一幼儿院的玉泉山院址,有一面以剪纸艺术展现的“红色之路”展示墙,这面墙,记录着一条行走了七十多年的保教探索之路。呈现的内容,从朱德总司令、康克清同志给延安第二保育院选址的历史,到三千里行军途中,保育员们历尽千辛万苦保护孩子们的可歌可泣的故事,呈现了六一幼儿院的发展历史。

此外,还有26个小圆,展示的则是建院初期,保育员们在毫无经验的情况下,按照“保教合一”的原则,摸索制定的幼儿一日24小时生活的26个环节顺序:起床、漱口和刷牙、洗脸、室外游戏、饭前站队、饭前洗手、大孩子帮助阿姨端饭、吃饭、饭量登记、饭后漱口擦嘴、集体入厕、便后洗手、检查卫生、讲故事、扭秧歌、卫生讲话及午饭、午睡、吃点心、喝水、练习说话、自由活动、晚饭、洗澡、洗脚洗屁股、剪指甲(每周一次)、睡觉。在每个环节中,都详细记录了为了达到要求的实施方法及需要准备的材料,并且要求保育院在保护照顾孩子的同时,还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使他们了解一些知识,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这26个环节,体现了老一代幼教工作者们,对幼儿科学保育的执着追求,放在当今,依旧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