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5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信中指出:“少年儿童是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未来生力军。”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关村第二小学万泉河分校的同学们在暑期登上了北京广播电视台文艺频道“全国青少年诗歌朗诵大会”总决赛的直播舞台,以诗歌礼赞中国共产党,用声音传递青少年的赤诚与理想。
“吐字清晰,节奏精准,情感里全是对未来的憧憬和爱国的热忱!”
“专业度背后,是学校把‘声’与‘情’都教透了——字正腔圆是功底,赤子之心是底色!”
评委对中关村二小万泉河分校孩子们朗诵的《有一首歌》赞不绝口,称他们“用声音唱出了新时代少年的远大理想!”
舞台上出色的表现离不开日常教育的浸润。依据教育部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中关村二小万泉河分校持续深化思政一体化建设,将红色基因融入教育全过程,构建“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汇聚“大合力”,助力少年儿童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科学家精神引领,树立强国志向
在“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方针指引下,中关村二小教育集团深挖校园文化育人价值,依托毗邻的中关村“特楼”,将“特楼里的科学家故事”作为大思政教育核心课题,分校同步挖掘“特楼”背后的历史内涵与科学家精神,通过讲座、参观、实践活动等,将其转化为鲜活的思政教育素材,用科学家的爱国与奋斗精神,指引学生树立强国志向,与党同向、与时代同行。
校园课程渗透,播种强国梦想
校园生活是大思政教育的主阵地。中关村二小万泉河分校将爱国教育融入学生日常点滴。通过庄重仪式厚植红色信念,以课堂教学筑牢思想根基,以多元活动浸润心灵成长,在传统文化挖掘中培养文化自信,在公益行动中培育社会责任感……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让强国梦想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实践活动赋能,践行强国担当
依托丰富多元的校外实践资源,中关村二小万泉河分校着力将理论认知转化为坚定的行动自觉。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少年军校体验、寻迹三山五园等实践活动,推动“强国担当”从理念化为具体行动。
每一步足迹都印刻赤子心,让爱国从文字变为脚下的路,用行动诠释这份责任与使命。
马沐熹 三1班
我喜欢朗诵,喜欢用声音传递温暖与力量。这个暑假,我和同学们站在北京电视台的舞台上,一起朗诵红色经典诗篇《有一首歌》。当情感随着语调起伏,那些藏在文字里的热爱、感动与信仰,便悄悄住进了我的心里。在字里行间,我铭记党的百年风雨历程,让红色基因在我心里深深扎根!
高鑫镐 四2班
舞台上铿锵的余音还萦绕在耳畔,诗词中党的风雨历程也深深铭刻在我的心中。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将接过强国建设的接力棒,意气风发,用奋斗传达对党、对祖国的赤子之心。
王韵岚 四3班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一句铿锵的朗诵,都像触摸到了历史的温度。站在舞台上,我仿佛在与前赴后继的先辈们对话,仿佛看见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不断走向富强的历史篇章。原来,爱国从不是口号,而是融入骨血的力量,推着我们长成更挺拔的模样。
贾如家长 四1班
看到孩子们自信地站在舞台上,用声音表达自己对党和国家的情感,我也被深深感染了。这正是学校思政教育的力量,让红色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发芽,不仅教会他们明辨是非、心怀家国,更让这份真挚的情感转化成了他们成长中坚定前行的力量。在学校思政教育的浸润下,孩子们正在成长为眼中有光、心怀责任的二小儒雅少年!
刘翠枝老师
这次朗诵大赛不仅是一次语言艺术的绽放,更是一次生动的思政回响。同学们用声音追溯党的发展历程,让爱国情怀化作直击心灵的力量。在孩子们深情激昂的朗诵声中,我真切感受到了薪火相传的温暖与厚重。在学校思政教育的浸润下,红色基因正如春雨般融入孩子们的血脉,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这份根植于心的力量,终将指引他们在成长路上坚定方向,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让革命精神永放光芒。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