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9月6日下午,“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第七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举办。
组委会根据市教育两委通知精神,在有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对所有推荐的育人故事材料进行了科学、公正的专业评审,在海淀区委教育工委、海淀区教委及各中、小学,幼儿园的认真组织和积极参与下,海淀区共有51名干部、教师获奖,专业特等奖8名、一等奖12名、二等奖16名、三等奖15名。
专业特等奖名单
(共8名,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 | 姓名 | 故事题目 |
北京市一零一中 | 郭院丽 | 从家出发,向国而行 |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 王绚 | 我想做你精神世界里的一块拼图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邢艳茹 | 向光而行:第14号当铺的秘密 |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 田津菁 | 在青春与民主的“双向奔赴”中,探寻民主之问的中国答案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 张颖 | 一份特殊的问卷 |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 | 王吉根 |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践行立德树人理念的育人故事 |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 | 侯新颜 | 刺与光:一场心灵破茧的叙事诗 |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紫竹分校 | 邵珺 | 画笔间的温暖守护 |
专业一等奖名单
(共12名,排名不分先后)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 | 王晓玲 | 用“慢”脚步,丈量追光路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许姗姗 | 春阳里的生命光谱 |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 | 严妍 | 教育是一场水的载歌载舞 |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 | 张梦甜 | 诚己诚物,物成己成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 刘焕荣 | 倾听苔米花开的声音 |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 | 许霆 | 从“小刺头”到“红领巾小讲师” ——一场星“光”火炬下的蜕变 |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紫竹分校 | 郭敬雯 | “8号”的“失踪”与再“登场”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 王宁英子 | 爱织三重网,静待小树繁——用爱与智慧破解成长密码 |
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 | 李伟 | 践行教育家精神,做培星最美躬耕者 |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 王思琪 | 真厉害的中国 |
北京市海淀区富力桃园幼儿园 | 崔柳 | 当“数字彩虹”照亮特殊童声——一个关于“看见”与“回应”的教育故事 |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机关幼儿园 | 孟凡洁 | 当“没关系”成为孩子最大的委屈 |
专业二等奖名单
(共16名,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 | 姓名 | 故事题目 |
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 刘薇 | 从“师源性心理障碍”到“师源性幸福爆棚”:一位教师的实践探索与思考 |
北京市一零一中 | 赵莎 | “在课本之外遇见你” ——班主任育人故事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 | 牛晓丽 | 外号背后的教育探索与反思 |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 赵晶 | 以爱为光 点亮成长之路 ——践行教育家精神,助力学生成长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三小学 | 郑韵 | 总想走进你心里 |
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 | 祝莉娟 | 藏在AI人工智能里的育人故事 |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 | 杜晓东 | 风筝线织就的勇气网 |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 | 周赛赛 | 爱意交织的“灭火器” |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紫竹分校 | 梁号 | 英雄星火,破茧“小我”向“大我”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 宋雯 | 剪一段日光,暖一颗心房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 谢青晴 | 以“水育”润情绪——小熙的“火山”降温记 |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 赵蕊 | 一个橘子的魔法:从“刺猬”到“骑士”的成长之旅 |
北京市海淀区前进小学 | 王立平 | 童心结同心——两个“影院”的故事 |
北京林业大学附属小学 | 张杰 | 智屏内外,心桥之上 |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 李佳霖 | 心中升起的五星红旗 |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党校园 | 康欣蕊 | 共育童心:以价值观为土壤,培育儿童友好班级氛围 |
专业三等奖名单
(共15名,排名不分先后)
学校 | 姓名 | 故事题目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靳翔宇 | 让个性在沃土中绽放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李超越 | 静待花开自有声 ——记五班的两颗成长行星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 张艳艳 | 教室里的“特殊通行证” |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 | 叶红雪 | 以爱育心,以红铸魂:在师生情中践行党的教育使命 |
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学校 | 杨蓉 | 以爱为舟,以信为帆 ——我的“关系先于教育”育人实践 |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 | 肖净月 | 念念不忘 必有回响——以问题为契机的校园德育实践 |
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 | 张世楠 | 传承的力量 |
北京市海淀区培星小学 | 杨娜 | 爱的抱抱,点亮成长星空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 张爱英 | 用陪跑的脚步助力学生成长 |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小学 | 王冲 | “小白”到“大王”的故事 |
北京市中关村外国语学校 | 李兆荣 | 引路成长 育才报国 |
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 | 付蔷 | 以扇为笔,蘸墨育人:为党为国书就教育华章 |
北京市海淀区教科院培英未来实验小学 | 姚静怡 | 以爱为底色,做有温度的教师 |
北京市海淀区上地实验小学 | 宋程锦 | 当星星开始闪光 |
北京市育英学校(小学) | 李莹 | 逐梦泳道: 小鱼儿的成长航迹 |
让我们一起祝贺获奖的老师们~
2025年4月,由教育部、中国教育学会指导,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北京市教委主办,北京市学校德育研究会承办的“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铸魂育人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首善之区”第七届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展示交流活动顺利启动。四个多月以来,在各高校党委、各区教育两委和中小学幼儿园(包括122所市一体化德育基地校、园)、校外教育机构等大力支持下,涌现出许多育人故事优秀案例。
本次集中展示环节,十余名大中小幼教师作为首都教师的杰出代表,讲述、分享了他们的育人故事。
这些育人故事中,既有跨越千里的教育之旅,也有跨越六十年的榜样大思政课;既有支教团队用牦牛数量讲解数学,用诗歌和舞蹈连接心灵,也有大学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带领学生扎根田间,助农,帮农,为农民送技术、增收入;既有中学教师以温柔而坚定的方式,点燃少年心中的火种,也有特殊教育学校里“爱”的坚守,35年坚持为特殊孩子当眼睛、做耳朵、架拐杖……他们用真实案例诠释了“立德树人”的生动实践,他们用行动诠释着、践行着教育家精神。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作为特别讲述者亲临现场,与大家一同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经验,分享自己的教育理念。顾明远是伴随着新中国成长起来的第一代教育家,躬耕杏坛70余载,在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等领域均有突出建树。他见证并参与了新中国成立至今几乎所有的重大教育改革。如今的顾明远虽已96岁高龄,但依然站在三尺讲台之上,继续着他的育人故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活动现场,顾明远深情寄语青年教师:教师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旅途,青年教师要成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师德境界、专业水平和文化素养。
教育家精神在每一位老师日复一日的平凡坚守中生动展现,在每一个与学生心灵对话的温暖瞬间悄然传递,愿爱的故事永不落幕。
北京市大中小幼教师讲述育人故事活动是首都教育的重要品牌活动,也是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每年庆祝教师节活动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以来,数千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外教育机构和众多家庭竞相参与,万余名干部教师包括家长深情讲述,生动展示了新时代首都教师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育人素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