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5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受北京市教委信息化处委托,海淀区教育系统网络安全服务大队的老师们分为九个小组,以“做AI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安全小卫士”为主题,至三个区9所学校送课十余节,近两千余名同学至现场或通过视频方式,参与了网络安全互动体验课。
八一学校小学部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海淀区实验小学
交大附小
人大附中翠微学校高中部
双榆树第一小学
中关村三小
昌平区城北中心小学
石景山区古城小学
一、认识“第五疆域”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提出网络空间是继陆、海、空、外太空之后的“第五疆域”,国家主权和利益在数字时代延伸至网络空间的全新安全领域,体验课从“九三阅兵”首次亮相天安门广场的三个兵种入手,同学们重温了依次接受检阅的军事航天部队方队、网络空间部队方队、信息支援部队方队、明白在AI赋能生活的今天,网络安全不仅关乎国家安全,更与每个人的学习生活息息相关。
二、网络安全战
网络安全战是没有硝烟的“暗战”,网安大队的老师们通过真实案例和场景还原、展现了网络世界的潜在风险。
AI换脸诈骗
犯罪分子利用AI伪造亲友声音或视频实施精准诈骗
信息茧房陷阱
算法推送让青少年沉迷片面信息,同学喜欢什么信息就大量推送相关信息,从而影响同学的认知发展
数据泄露危机
随意扫码、连接公共Wi-Fi,可能导致隐私泄露,每一次不明链接的点击,每一份个人信息的随意填写,都可能成为网络攻击的突破口
信息防护的核心技能
1.使用数字身份武装
掌握密码管理的基本原则:使用“字母+符号+数字”组合密码并定期更换
使用双因素认证:为社交账号加装“第二把锁”
2.掌握AI诈骗识别术
警惕“高仿真”诈骗:遇到转账、索要验证码或密码等要求时务必电话或当面核实
学会识别“深度伪造”:视频对话应观察人物眨眼频率、语音卡顿等细节
3.注意数据主权意识
最小化授权原则:使用的APP仅开放必要权限
运用“三不”准则:不晒隐私定位、不传证件照片、不信“天上掉馅饼”
同学们通过真实案例和搭建的网络失密的实际场景中,感受到了网络世界的潜在风险,感受到了网络安全知识的重要性,了解了信息防护的核心技能。
网络空间清朗 少年当有为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全社会将携手构筑“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四维防护网,同学们在AI时代的中国将成为有安全意识、有防护能力、有责任担当的网络新生代。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必须遵守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不传播虚假信息,不参与网络欺凌,不访问不良网站。
一旦遇到网络诈骗、信息泄露等情况,要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反映或拨打110,全国网络安全举报电话12377求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体验课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成为家庭中的“安全督导员”,提醒长辈防范网络诈骗;校园里的“信息哨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未来的“数字公民模范”,用技术赋能而非受困于技术。
送课团队22名教师名单
北京市数字教育中心
唐璐莹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
张海涛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实验小学
田迎春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小学
张景辉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安杉
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
周宝峰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胡廷锋
北京十一中关村科学城学校
王浩
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李昊天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翠微学校
张宇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
王欣
北京市海淀区青少年活动管理中心
于大双
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
史远、苏岩、房建春、陈鹏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
赵峰、石宇、张驰、康永青、殷玥、陈雨
AI时代充满机遇与挑战,信息防护能力已成为必备的 “生存技能”,以本次“下校送课”为契机,帮助同学们学习到网络安全知识,提升信息防护能力,构建数字时代的“免疫屏障”,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争做AI安全与隐私保护的安全小卫士,让网络空间更安全、更清朗!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