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论坛】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现代教育的养分

时间:2016-05-30 00:00 宣传科
【字体: 打印本页
  中华历史渊远流长,莘莘学子孜孜不倦;这种对历史文化的景仰靠的是先生们那些谆谆教诲,靠的是祖祖辈辈的对这份传承的执着......
  今天,我们和大家分享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傅首清在敬德书院春季论坛上关于传统文化与当代教育的见解……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首先是中华文化的复兴和中华文明的复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儒学的基本经典是《诗》《书》《礼》《春秋》等著作,体现的是中国的古圣人之道,这一古圣人之道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价值基础。所以,儒学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和价值基础。
  中共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公室主任 傅首清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立德树人成为教育的主题。但全球化时代的多样文化、信息化、网络化以及长期的功利化教育,容易导致青少年教育关注成才有余,而成人不足。如何将儒学的成人思想落实到当代教育中,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既要有理论的顶层设计,又要有具体操作层面的方法指导,这可能就涉及到中小学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改变。
  中国传统教育随着科举制的废除以及新学堂的建立而逐步衰落。现在的教育模式源自于西方的教育体制,属于分科教学,但这种体制又不服水土,忽略了成人教育,搞成了“四不象”。目前在西方是崇尚通识教育的时代,我们仍然墨守成规,造成教育的不中不西,因此,教育改革任重道远。
  需要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不断从绵延不绝的中华优秀文化中汲取营养,培养民族文化自觉性和自信力,用之于当代教育,从而继承先贤,泽被后世,完成儒学在当代教育中的传承、转化和创新,成就当今的中国教育。
  (摘自在敬德书院2016年春季论坛上的讲话)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