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抑制多于促进

学校:北京医学院附属中学 姓名:屈艺洁
【字体: 打印本页
  外来文化指正在进入一个民族内部并与其发生作用的文化。中国本土文化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发展起来的,具有本土特点的文化。而维持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健康的关系,关键在于维持一种平衡,即本民族文化繁荣、传承,同时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部分。在文化交流中,促进和抑制是同时存在的,也是相对存在的,我们衡量谁更多的标准,在于何者更不利于前面所提到的平衡。
  首先,外来文化会抑制本土文化的独立性和原创性,进而破坏这种平衡。 本土文化的存在基于它区别于其它所有文化的独立性,进一步就要求其原创性,内部、自身、主动地发展,而非依靠外来文化推动和促进,甚至在本土文化本体不够强大的情况下,应进行自我保护,减少外来文化对主体的侵蚀,以保证其纯粹性。外来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底蕴与发展根基,很多情况下,我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要么流于表面,要么用力过猛。外来文化对独立性和原创性的破坏,是伤及根本的。
  其次,外来文化会抑制中国本土文化的生存与传承,打破文化交流的平衡。
  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是人,后继无人的文化只能是一潭死水,被放入故纸堆和博物馆,无人问津。而人的传承,来自于内心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外来文化送来的观念盛行之时,我们的民族优越感、国家自豪感,遭受到空前打击。一百年前的“开眼看世界”,看到了世界的先进,也看到了自身的落后。从此,落后这个标签就一直挂在我们的本土文化身上,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外来文化用先进的技术和优越的物质生活作为糖衣炮弹,让我们对他们的生活方式产生艳羡,进而开始认同他们的文化,将本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弃之脑后。不可否认的是,如今我们的文化自信心不足,这使我们对外来文化的认同度过大,以致于许多中国人身上的本土文化烙印很少。这种情况下,重建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将成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如果不以自身文化为主体,缺乏对自身文化的认同与理解,外来文化反客为主,占山为王,本土文化又何处安身呢?
  我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基于很多考虑,受到很多限制。但是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破坏,却是全方位的,最重要的,它破坏了本土文化发展的两大根基,认同和原创,这对于本土文化独立自信的发展是致命的。在频繁的文化交流中,交流不是目的,独立才是前提,只有保持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纯粹,才能以自信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
  综上所述,外来文化对中国本土文化抑制多于促进。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