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主题论坛举办

时间:2017-07-21 00:00 宣传科
【字体: 打印本页
  7月19日上午,首届“中关村杯”国际中学生华语辩论邀请赛主办方举办了“辩论与中学生核心素养培育”主题论坛,邀请到多位不同程度参与本次赛事的嘉宾,一起探讨了有关中学生辩论发展的话题。论坛由本次比赛评委李焱主持。
  本次论坛为三个环节,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关于辩论,他们聊了些什么!
  第一环节 辩论与中学生成长
  第一环节是辩手专场,邀请到了来自马来西亚新山宽柔中学的何靖伶、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的张姝宁、马来西亚中华独立中学的周恩、香港协恩中学的赵小婷来谈一谈他们对这次辩论赛的看法以及辩论给他们带来的变化等话题。
  Q:辩论带给自己最大的变化和影响是什么?
  A:
  何靖伶:在参加辩论之后,自己看问题不再那么表层,对于一些社会问题不会忙着站队,而是有了更深的思考,学会了冷静地分析问题。
  张姝宁:学会了多元地看问题,发现一些原来自己不那么相信的事情也有他的道理,通过辩论,会从一些自己从来没想过的角度看问题。
  周恩:辩论提高了自己检索资料的能力,也会让自己多读书。
  赵小婷:辩论让自己学习了怎么冷静下来,在场上比较紧张的状态下,不是冲动地脱口而出,而是更有逻辑的表达。
  第二环节 中学生辩论能力的培养
  第二环节请到了几位多年参与中学生辩论活动的老师,分别是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辩论队领队、语文特级教师郝敬宏、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辩论队指导老师孙江波、台湾高雄女子高级中学辩论队指导老师王彦渤以及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2011国际大学群英辩论会全程最佳辩手陈铭。几位老师谈到了对本次辩论赛的辩题以及赛制的看法,并且共同探讨了中国中学生辩论的发展、中学生辩论的特点以及辩论对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等话题。
  Q:和大学生辩论相比,中学生辩论有什么样的特点?
  A:
  陈铭:中学生辩论更好玩。大学生价值观基本定型,所以相对来说呈现比较套路化的形象,中学生群体价值观还没有定型,对任何事情的都有了解的冲动,有时候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对于大学生辩论来说,辩题可能是一个房间,他们在里面搏斗,而对于中学生来说,辩题是一扇门,他们带着原生的竞技冲动,可能会走到意想不到的地方。中学生的思路上可能会与众不同,更加灵动一些,可能是不是让人感到惊讶,而大学生辩论相对成熟,会有一些霸气,打起来的时候操作手法娴熟,所以各有风格。
  郝敬宏:大学的教育和中学的教育,学生所接触的面是不一样的,有些大学生的辩题,对于中学生的生活来说还比较遥远,所以在选择辩题的时候,应该更有针对性一点。
  孙江波:大学打的更专业一些,中学打的更灵动一些。所以中学的教育方面会以学生为主,更多的不是给学生更多的辩论知识方法和技巧,而是让中学生们在辩论的过程当中体会到自己的成长,让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思维生发出他们自己的思考。
  王彦渤:中学生的比赛应该更偏向于教学功能,所以在讲评的时候不仅仅讲评是一场的胜负,而是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对他们会有什么启发。
  Q:辩论能力的培养和正常的课堂教学能不能融合?
  A:
  陈铭:一个问题有没有完全弄懂,可以看能不能讲给别人听,精准高效的口语表达是这个信息化时代的必备技能,所以高中教育中对这方面的培养应该是刻不容缓。高中生通过辩论,能够广泛涉猎各方面知识,从而建立起丰富的知识结构,而每一个辩题能够促使他们主动深入贯通地了解某方面知识,对于建立起坚实的知识体系很有帮助。
  郝敬宏:从语文老师的角度来说,写作也是一种语言表达,中学阶段辩证能力的培养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作用。
  孙江波:有几个积极参加演讲和辩论的学生,高考作文都接近满分,从他们身上很容易看出辩论和写作的良性互动。在现在中学的教学体系里面,知识教育还是非常重要的,而知识教育如何让学生学会触类旁通,把知识变成能力,形成“大成智慧”,是教育需要探索的方向。在这个方面,辩论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王彦渤:在台湾,升学还有一个面试阶段,而辩论的训练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框架,提高表述能力,接触到很多课本外的知识,从而也能够使得他们在面试中有更好的表现。
  Q:对中学生辩论的发展有什么建议?
  A:
  陈铭:中学生辩论想要发展,校赛是一个很好的办法。通过建立校赛机制,以班为单位,能吸引大量中学生的参与,集体荣誉感会让他们快速磨练自己的能力。从而能够保证内生性土壤,不断有新鲜血液补充,学校辩论氛围的传承不能单靠明星辩手的支撑,而要靠稳定成熟的机制建构。
  第三环节 中学生辩论与学校教育的发展
  第三环节邀请了几位长期关注、支持中学生辩论发展的教育系统的领导, 分别是北京市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乔键,北京市二十一世纪国际学校书记、校长范胜武,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书记、校长刘晓昶和当代教育集团副总裁、1997国际大专辩论会全程最佳辩手王慰卿。几位领导共同讨论了辩论和学校教育发展的关系、中学生辩论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作用等话题。
  Q:为什么要举办这么大型的国际中学生辩论赛,这主要是基于什么考虑?
  A:
  乔键:一方面是基于去年成功举办海淀区辩论赛的基础,一方面是基于“一带一路”、汉语在全世界兴起这一背景。海淀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我们的教育要面向世界、走向世界,让学生具有更多的国际视野,组织这次国际中学生辩论赛是一个很好的形式。
  再者,作为教育者来说,一个教育能否成功,首先应该具有众多的学生喜欢的形式和积极的参与,也就是把一个有意义的教育活动让学生觉得有意思。去年我们第一次举办的区级比赛,就是在学生会的推动下举行的。通过辩论,辩手、智囊团掌握了知识,观众观摩辨别也收获了一些知识,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这种形式既受学生欢迎又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所以海淀区教育系统两委一室一定会支持这样的活动继续办下去。
  本次比赛一共16个队伍,有来自马来西亚的同学、也有来自港澳台地区的同学,很好地增进了相互间的交流。就规模上来说,以后希望做得更大一些,让更多的队伍能够参与进来,进一步提升影响力。海淀区其实有很好的固有条件,有几十所著名的高校,有诸多专家都可以给予支持,所以我们会在这次的基础上办得更好。
  Q:谈谈辩论与学校教育
  A:
  范胜武:我们曾经做过全校的统计,有2/3的学生对自己说的能力感觉不满意,对于这一现实我们进行了思考,当我们中高考无法对学生的说话能力进行有尺度的测量的时候,学校需要怎么去加强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学校在1-12年级开设十二年一贯制“世纪演说家”课程,设计了5套相关的课本,小、初、高不同年级都有辩论社团,每学年都有年级辩论比赛和全校辩论比赛。在这方面我们希望破除一个误区:演说能力的培养会影响其他方面的培养。实际上在这几年的演说教育中,我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辩论和演说的开展使学生发展更全面,变得更优秀。辩论能让学生视野变得开阔,逻辑变得严密,从而获得更好的成长。
  刘晓昶:首先,辩论培养学生的素养,是一个锻炼能力的平台。中学生其实很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辩论教他们怎么有理有据、自信地表达自我;第二就是看待事物的态度,辩论教会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开阔了视野;还有就是通过辩论,他们能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交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些都对学生成长很有帮助,中高考不只是考察知识,也要考察能力,这些能力让他们应对中高考更加游刃有余。
  王慰卿:去年我们国家推出了中国学生的中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有三大维度、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我曾经在学校工作的时候认真的学习和研读了这些东西,发现素养里面几乎每一点都和辩论有深刻的关系,我们推行辩论教育跟我们国家现在整体倡导的中学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完全吻合一致的。
  值得注意的是,辩论和辩论赛是两个概念,搞辩论教育和让我们的孩子们打辩论赛是这个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有互相促进的地方,但是一定不是一个完全同范畴的东西。那么多学生之中,能够当辩手的,能够上场比赛的毕竟是少数,所以不要把辩论教育固化在有限的比赛上,而是要让所有的同学都得到辩论的滋养。包括增加他们对阅读的动力,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扩展他们的视野。这个是辩论教育最核心的最本源的东西,千万不能舍本逐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