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学术研讨会拉开帷幕。大会的主题是“互联网时代的教育发展”,旨在融合运用“互联网+”思维,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整合教育优质资源、改进教育方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社会学家谢维和,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傅首清,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陆云泉,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乔键等领导以及来自上海、天津、重庆、四川、广东、台湾、香港等地的教育界代表和海淀区各学校校长500余人参加论坛。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社会学家谢维和
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
海淀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傅首清
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陆云泉
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乔键
背景阅读
海峡两岸暨港澳台地区教育学术研讨会是1992年由香港、台湾、上海的教师会、教育学会共同发起的,旨在加强海峡两岸教育学术交流,每隔1-2年在各地区轮流举办一届,至今已举办了十七届。
为共同研讨互联网+教育,北京市教育学会委托海淀区教委承办2016年第十八届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教育学术研讨会,海淀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海淀区教育学会协办。
开幕式
研讨会开幕式由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罗洁主持。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和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分别致辞,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北京市教育学会会长罗洁主持研讨会开幕式

中国教育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念鲁致辞

北京市委教工委副书记、市教委主任刘宇辉致辞

原清华大学副校长、著名教育社会学家谢维和教授以“在线教育的意义与挑战;什么是学习;在线教育的学习基础”三个问题为引领,生动阐述了互联网发展带给教育改革和学习的挑战和机遇。
主论坛
在大会主论坛中,来自上海、香港、重庆、广东、天津、北京的代表先后发言,发言内容涵盖“以核心素养为本的教学”、“互联网时代的教师专业发展”、“互联网如何+出有品质学习”等各方面。
海淀区教委主任陆云泉代表北京市发言,他以《在变革中构建海淀智慧教育新生态》为题,阐述了海淀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所做的工作。
他指出,优质、均衡、特色是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教育既要关注当下,又要面向未来。努力办好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使教育更加公平,师生更加幸福。
未来的海淀教育,应该是实体教育的均衡,再加上“互联网+”手段推送的智慧教育体系。
海淀区智慧教育生态体系的总体建设框架可概括为:三类智慧环境的搭建、四个对象的智慧服务、五个保障体系的建立、六大任务的实施。智慧云中心、智慧校园和支持终身教育的智慧型学习社区支持着学习、教研、服务、管理等不同对象,从组织、政策、制度、技术、投入、队伍等方面健全信息化建设的保障机制,确保海淀区智慧教育快速协调发展,提升智慧教研素质,推进智慧学习应用,构建一体化智能运维体系。
陆云泉主任主论坛发言的核心内容
《在变革中构建海淀智慧教育新生态》
据了解,海淀区作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国家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实验区,在“十二五”期间率先提出创办“互联网+”下的“智慧教育”,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并确立了“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理念和智慧教育的实施路径。
为响应国家“十三五”教育信息化的号召,海淀将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建立大数据库和海淀区教育技术人才库,构建互联网、云课件、云课堂、云订单、云评价、大数据等应用于一体的海淀教育云平台。通过巡查设备、终端设备、APP移动设备对教育教学实际情况进行数据转化,在虚拟课堂、学科闯关游戏、3D创客实验室等个性化智能学习空间中生成满足学习需求的定制服务。


分论坛
10月22日下午,与会人员参加了五大分论坛的交流研讨。
分论坛主题一
在第一分论坛中,北大附中校长王峥做了“互联网时代的学校与课程”的发言,清华附中朱培做了“互联网+背景下课程整体育人、课程系统开发与学校发展促进” 的发言。
分论坛主题二
第二分论坛主要侧重互联网技术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支瑶以“技术助力研训创新”为题进行了发言。
在第三分论坛中,海淀区中关村一小校长刘畅的发言:“未来在等你——基于互联网的学习方式变革”着重介绍了学校视听动漫秀、课堂中的“高空跳伞”、翻转课堂、看得见的成长、学习自媒体、网络直播课堂、点对点个性教育等项目,凸显了穿越时间的多对多交流场、强调用户体验、提供更多可能、重视高频需求等教育教学方式的转变。


在第四分论坛中,海淀区教科院德育心理中心主任王瑞以“基于网络的生态式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进行了发言。其中她强调了环境对个体心理的影响,因此既要通过自我教育与自我完善来增进自我发展,也要从积极互动、协调互动的角度吸纳外在支持环境的构建,内外结合带动个体的发展。她指出,互联网+条件下的家校协作式心理健康教育能跟紧跟时代潮流,为学生潜能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打下坚实基础,使其成为人格健全、适应变化、学会学习的人,以此实现用现在建构未来。
分论坛主题五
互联网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在第五分论坛中,发言人们从实践出发,交流了如何以互联网技术点亮课堂,探索了教育科技的新前沿。
预告
除今天的主论坛和分论坛外,参加研讨会的各地代表还将在北京第一零一中学观看海淀中小学生文艺演出,并到中关村第三小学和北京市十一学校参观交流。
将会带来更多跟踪报道,欢迎您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