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研讨】育人之本 心育为先——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海淀区第八届心理周隆重举行

时间:2016-05-19 00:00 海淀教科院
【字体: 打印本页
  
  2016年5月17-18日,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暨海淀区第八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周在海淀区召开。本次会议由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北师大出版社主办,海淀区教科院、一零一中学、北大附小承办,来自全国20省市的中小学校长、德育干部、心理教师共500余人参加。第一天为开幕式、经验介绍、论坛研讨等三个环节;第二天并开中小学两个会场,进行课程观摩、学校展示、心理技术工作坊等活动;在此期间中小学会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围绕“育人之本 心育为先”这一主题,代表们研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建设,交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经验,多维感受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模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处长付宜红,北京教育学院院长何劲松,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副处长王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李艳辉,海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徐永全,海淀区教工委书记尹丽君,区教委主任陆云泉,区教育督导室主任王建忠,中国人民大学俞国良教授等领导专家出席会议。
  海淀区副区长徐永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总编辑李艳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领导们纷纷强调了心理素质发展对中小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意义和价值,尤其海淀区作为教育部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站在了全国示范的高位平台上,加强与各地的交流与合作,能更好的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与深入发展。
  海淀区教委陆云泉主任做了主旨报告,他以《关注师生心理健康,开创心理教育工作新局面》为题,介绍了海淀区树立全面育人观,以积极心理学为指导,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课程教材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实施;开展心理监测评估分析,及时把握师生心理发展状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建设,创设优良心理健康教育环境等举措。具体展示了海淀区面向全体的发展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兼顾个别的适应性与预防性教育,全程全员,切实为每位师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工作体系。详细阐述了从基础性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到六大美德和24种积极心理品质的本土化教育,到与人格教育、学业指导、生涯教育相结合,构建的幼儿园、中小学相互衔接的心理教育内容体系,还研发了《心理健康》等工具书。突出了海淀区在师生心理健康自主测评、数据库建设、区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建设的特色举措。
  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研究中心、北京市教科院等领导充分肯定了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的做法,认为海淀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注重坚守,日益专业、走向开放、成效凸显等四大特色,并从研发高品质心育课程、广泛的利用各种社会资源方面提出了指导建议。
  本次会议搭建了深度的经验交流平台,来自浙江湖州吴兴区、广东中山市、河南省郑州中学、北京市一零一中学等区域及学校代表进行了发言,从不同视角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开展的思考与策略。体现了心理健康教育遍地开花,特色绽放的趋势,为与会代表奉献了丰盛的思想大餐。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专家俞国良教授对上述区域及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法进行了充分肯定,并结合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背景、现状、特点,提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服务并重、重视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促进与行为问题预防、构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生态系统等走向与发展路径。
  本次会议集中关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建设,在四个分论坛上,与会代表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与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计,中小学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教师素养提升与专业发展等主题展开研讨。来自全国的12位代表进行了发言,介绍了学校心理课程实施的经验与成效。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翔平、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刘晓明、浙江省教科院研究员庞红卫、上海心理健康教育特级教师梅洁进行了精彩点评,从理念与方法上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进行了高端引领。
  现场访谈环节,由海淀区教科院吴颖惠副院长主持,来自北京、上海、浙江等六位专家学者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热点话题进行了充分研讨。专家们就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与发展态势达成了共识,认为心理教育目前已经进入了全面发展阶段,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集中发力的良好契机。同时专家们也对心理教师的工作职能、范围及专业发展、课程开发的内容、学生个体辅导、心理与德育融合进行了交流,认为心理教师需从心理素质、专业发展方面修炼内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活动必须贴近学生实际,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结合,兼顾生活化与操作化,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地。专家们妙语连珠表达思想,高屋建瓴的讲话,得到了参会者的阵阵掌声。
  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开展离不开学校生动鲜活的实践,18日会议分别在一零一中学和北大附小开展了中学和小学专场活动。课程是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航道,会议首先进行了课程观摩活动,来自全国近10个省市代表观摩了中小学心理课堂教学共21节,课程内容涉及了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等多个方面。北京教育学院、教科院等专家进行了精彩点评,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启承转合、教学生成等环节提出了具体化建议,促进了心理课的规范、科学开展。
  一零一中学和北大附小作为具有良好声誉和社会影响的名校,均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兼顾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双重发展,通过教学、活动等多种形式,积极营造适合师生心理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了学生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本次会议上,两所学校分别介绍了心理健康教育经验。一零一中学以自我教育为突破口,重视文化和育人环境建设,在多元课程建设中满足学生需求,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营造全员育人环境,提供专业化服务与保障,形成了自主式的心理教育特色。北大附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隐性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打造、养成教育、课程设置、教师培训等方方面面,形成了指向师生心理素养发展、学科融合、家校协同的渗透式心理教育模式。两所学校充分展现了海淀区深厚的心理健康教育基础,及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态势。
  心理健康教育技术是学校心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本次活动聘请了在实操领域知名的重量级嘉宾,包括施刚、蔺桂瑞等专家,设置了团体辅导、表达性艺术治疗、心理情景剧、萨提亚工作坊等,通过与会代表的活动体验,进而习得技术 ,收获专业成长,促进了心理技术在心理健康教育和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本次会议首次发布了《今日海淀心理教育》一书,将源于实践,用于实践的海淀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模式转化为操作性方法,为中小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提供参考与指导,得到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好评。
  本次会议立意深刻、思想启航、重点突出、节奏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成效显著,是海淀区心理健康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场指向实践的高端对话,必将对海淀区乃至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品质提升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