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督导】校园欺凌止于法--海淀区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督导工作系列报道

时间:2016-10-18 00:00 海淀教育督导
【字体: 打印本页
  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室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2016]22号)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文件的通知。京教督[2016]7号)文件精神,海淀区教育督导室积极响应、部署,迅速出台《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督导工作方案》,要求学校加强开展以校园欺凌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完善制度,强化预防措施,及时发现和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确保专项治理工作的有力推进,保障校园的平安、和谐,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按照教育部的部署与要求,海淀区教育督导室在全区范围中小学校开展了校园欺凌专项整治督导工作。各中小学校根据区教育督导室具体部署,纷纷行动起来,学习、领会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文件精神,明确工作目标,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把专项治理工作落到实处。通过开展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观念,营造良好、健康的学习氛围和环境。
  人大附中翠微学校利用校本选修课开设了《法眼》课程,该课程分为《校园生活篇》、《家庭生活篇》、《社会生活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法治意识的现代公民,初步学会用法治思维处理社会关系。课程从生活中的现实场景切入,引导学生探讨如何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不能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做到权利和义务相统一。
  《法眼》课程组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校园欺凌事件”相关视频,引导学生分析欺凌现象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在分析校园欺凌现象时,部分同学们认为:“当前网络游戏里的暴力对自身影响大,使一部分沉溺其中的同学失去判断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能力,校园欺凌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获取网络游戏费用”。还有的同学认为:“女生逐渐成为校园暴力的主角,主要原因是早恋引发的”。当谈及应对措施时,同学们表现的很茫然,不知所措。
  对此,《法眼》课程组教师从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应对暴力,临危不乱;及时报告,依法维权三个层面开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学会用法治思维处理社会关系。授课教师利用多个真实案例,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培养学生良性思维,和学生一道分析如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同时,引导学生在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一定要懂法、守法、护法,避免出现假想防卫和防卫过当的行为。
  校园欺凌的应对是一个系统工程,法律的健全、法治思维的强化、社会的教育与宣传、家庭的责任教育、校园德育教育与心理疏导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所以,学校、家长和全社会都有自己的一份责任。只有当相关各方都参与进来,在治理校园欺凌上才能走得更远,也才能确保孩子们真正拥有一个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