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在海淀区上庄大街与田村山南路的交汇处,座落着一所元气满满的校园——北京十一晋元中学。该学校自2014年开始由北京十一学校筹建,是一所纯初中校,2019年9月正式开学,至今已输出两届毕业生。今天,海淀教育记者的探校之行将带大家走进这所元气校园——
步入校园西门,草坪上两头梅花鹿正在悠闲地休息散步。午后的校园在阳光照射下充斥着绚烂的色彩,静谧而有活力,是这所校园带给记者的初印象。迎面矗立的“L形”教学楼,是整座校园里唯一一座主体建筑,地上五层,地下两层,容纳着学科教室、体育场馆、专业教室、小剧场等丰富的功能空间。
乍看上去,这所学校与所有的十一教育集团学校风格完全一致,体现着浓厚的“十一”教育理念和文化价值观,但当在老师的带领下完成这所探校之旅后,这所学校的形象又与任何学校都不同——它是一所在晋元学子的爱护与参与中,一点点丰富成长起来的独特校园,具有独有的生长性。秉持着“进步与生长”的理念,大到校园事务的决策,小到楼道中的文化墙,十一晋元中学为学生保留了足够大的思想空间,让学生参与到校园的建设中。校园建设具有了课程的生命力,处处有课程设计,时时有学习发生。
步入教学楼,迎面而来的是学校重要的公共空间——共享大厅。在十一晋元中学,每届新生在入学之初,会为自己制定一个“自画像”,迄今为止的五届学生自画像大旗,悬挂在共享大厅中。仔细品味,这些自画像的名字中蕴含着灵动的巧思——“永远的学长”“不凡少年”“元梦少年”“晋步少年”“凌云少年”。这些名字伴随着每一届学生的三年初中生活,也成为他们一生的“晋元印记”。
与学生自画像相对的,是学校的年度“十事实办”。这是十一晋元中学在校园建设方面的又一特有方式,每年由校学生会和校团委发起,面向全体在校生征集议题,最终确定十件学校当年需要解决的十件大事。在2024年的“十事实办”中,有学生的这些期待——
对于特色课程的呼声——开设射箭、击剑课程,增设专题性研学线路;
对校园管理的建议——建立“学生法庭”;
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想法——设计国旗班专属制服,建设晋元荣誉墙;
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建造操场收纳架,增设多功能排练厅,增设游戏设施;
对保持健康的呼声——开放减脂窗口。
一年为限,学校安排专门的项目组对工作进展进行过程性的追踪,并定期公布工作最新进展。通过主动征集学生需求,让学生们充分看到了学校开放接纳建议的诚意,并积极地为学校发展建言献策。
基于学生需求的校园管理方式,在十一晋元中学随处可见。譬如集合了团委工作、学籍档案、校园卡办理、失物招领等工作于一处的“一站式服务”,让学生减少跑腿的麻烦。这样的诚意甚至体现到了校园基建工作上。
这样的印象在学校的图书馆又得到了进一步印证。步入图书馆,会看到一块白板上书写着学生们针对“我心目中的图书馆”讨论意见。由于图书馆马上迎来改造,学校正在面向学生征集他们对于图书馆功能的需求和建设意见,未来将大家的代表性需求落实到设计方案中。
图书馆的负责老师王小双特别介绍了一处走廊——图书馆微缩博物馆,墙面上陈列着十枚印章。
每年图书馆都会面向学生征集年度图书章的设计方案,从中选取两个最优方案刻制成章,学校公共区域的书籍和馆藏书籍各用一枚,印在当年学校购入的图书上。这不仅鼓励了学生们积极参与学校工作,激发了他们的设计思维,也更加方便管理,只要看到书页上的图书章,便能很容易地分辨出是哪一年购置的图书。
如果不是亲眼看到,会很难相信一座教学楼的屋顶可以种植如此多种类的鲜花。荷花、雏菊、芍药、双色茉莉等十余种花卉分布在各处花箱中,还有各色蔬菜在午后的阳光中茁壮地生长着。这是学校自2021年开始建设的元气活源农场,获评了“学生最喜爱的公共区域”第一名。
十一晋元中学技术学科负责人尚剑宇正在布置劳动课程展板,说起屋顶农场的建设,她的言语中洋溢着自豪。
最初,基于学生想在学校中拥有种植基地的需求,学校将教学楼的楼顶开辟出来,又面向学生征集了设计方案,农场中的花箱、藤架、桌椅、布局等创意均发源自学生。场地开辟出来了,农场的建设并没有一成不变,而是“一直有新的事情在发生”。最初,农场只种植了一些蔬菜,但今年,学生们提出了想种植带香味的鲜花,于是老师们又根据大家的投票,采购种子,进行养护。鲜花有了后,“嗅觉实验室”的课程建设创意应运而生,围绕鲜花,师生们设计了花朵标本制作、鲜花食物制作、花卉研究、植物拓染、香水制作等多种课程任务。围绕着屋顶农场发生的一切,确切地印证了“活源”二字,成为了教育创意灵感的不竭源泉。
尚剑宇表示,学生甚至能从农场中帮助学校生发出课程建设的创意。“有一天一位学生突然问我,老师,你知道为什么活源农场蚊子少吗?据我观察,是因为农场的荷花池中有蜻蜓幼虫。”这一发现让尚剑宇倍感惊奇,于是学校课题组的老师们带领学生边研究、边学习、边教学、边解决问题,开发出了昆虫课程,还专门定制了前往云南的研学路线,进行昆虫主题研学。
由学生们亲手建设和丰富起来的活源农场,成为了师生们放松与学习的重要场地,怒放的鲜花从未被折取过,有的学生会在午餐时间专门到屋顶就餐,自觉地维护着农场的环境。还有已毕业的学生放言:“未来我的结婚典礼就要在活源农场举行。”谈及这些,尚剑宇的眼中闪烁着宠溺的光芒。
用教育本来的样子,迎接未来的样子。北京十一晋元中学希望每一位元气少年在这座自由而富有生长性的“共同的母校”里,“让成长看得见,让日常不寻常”,独立闪耀、共同发光。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