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在4126公里外,种下一颗“教育”的种子 | 第一集

时间:2024-06-11 22:08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今年的9月10日,是第40个教师节,为广泛宣传海淀教师先进事迹,展示海淀教师风采,海淀教育特别策划,远赴新疆采访拍摄,推出《你好,亲爱的老师》系列专题。今天,让我们聚焦4000多公里外的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那里有一群可亲可敬的海淀老师们——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的清晨,是从九点半开始的——

这是焦会泳在和田度过的第8个月,曾任职海淀区红英小学本部执行校长的他,现在是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校长,每天清早,只要没有其他工作安排,他都会准时出现在校门口,迎接一早到校的同学们。

北京与和田,相距4126公里,直航飞行近6个小时,几千公里之外,昆仑山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两所以“海淀”命名的学校,分外引人注目。名字不仅表明了它的出身,由北京市出资援建,更是海淀教育的“金名片”播撒到了我国西部边陲。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校长 焦会泳: 

看到和田北京海淀小学的时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个学校怎么这么漂亮。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3万平方米,和田北京海淀小学整体建设非常宏伟,这里的现代化设施非常齐全,而且在北京市的大力援助下,学校已经成为和田的一所“明珠”学校,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屹立在和田的昆仑湖旁边。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建于2018年,现有47个教学班,2500余名学生。从建立之初,这里就成为北京组团式教育援疆试点学校,所有来自海淀的小学教师均任教于此。他们是来到学校的第三批援疆教师,一共11人,分别担任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以及语文、数学、体育、美术等科任课教师。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教务主任 赵兴:

这里平均一个班级有55名学生,和海淀的情况不一样。语文、数学老师不仅要在课堂上面对更多孩子,还要改变他们熟悉的教育教学方式,批改作业的数量也比海淀要多很多,老师们真的很辛苦。

小学篇

“三大困难”和“一支队伍”

2023年8月,焦会泳初到和田。他用“很不适应”形容初来乍到的感觉,他曾戏称自己面前有“三大困难”,涉及教师、学生和个人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一个摆在焦会泳面前的困难最为直观——这所学校学生2500多名,其中60%是维吾尔族学生。焦会泳表示,这样的学生组成另他印象深刻:“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线,让学校的每一个孩子都能熟练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达到能写、能说、能交流的目标。对于实现这个目标,我一开始心里也有点忐忑。”

工作之外,还有生活上的困难。和田气候干燥,饮食口味偏重偏辣,很多老师刚来这里时,都有饮食不习惯、肠胃不适应、干燥流鼻血的情况发生,焦会泳也不例外。在努力适应新环境的同时,他针对学校现状,做了深入的调研,第三个困难浮出水面。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校长 焦会泳:

刚来和田两三个月的时间里,我做了大量调研,发现学校有135名老师,平均年龄在三十四、五岁左右。其中,教龄0到5年的老师占40%左右,0到10年的占到70%左右,这所学校的老师群体是一个比较年轻化的队伍。年轻化的队伍虽然缺少教育教学的理念和经验,但也有相应的优势,比如这些老师会有非常大的动力和想发展的愿望,能更快更好地把一所学校带动起来。我既看到了不足,也看到了希望。

眼前乍一看困难重重,但其中却孕育着发展的契机。曾任职海淀区万寿路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现任和田市教育局副局长的张良介绍,海淀与和田的故事已经延续了28年,他们是第11批北京市援疆人员。

和田市教育局副局长(援疆)张良:

现在北京市援助和田市的教师团队一共38人,是“和和墨洛”——即和田市、和田县、墨玉县和洛浦县里最大的教师团队,其中中学9人,全部来自北京西城区,援助和田市第五中学;和田市海淀小学20人,11人来自海淀,9人来自石景山、房山、昌平和密云;和田市海淀幼儿园9人,分别来自海淀、石景山和燕山地区。

“加上我,目前海淀教育系统在和田的干部教师,一共17人,”张良说,“从2018年开始,我们援疆就不再是单打独斗,都是组团式,比如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有北京干部教师20人,他们成为了一个框架体系,把海淀的教育教学模式传授给大家。在这里,大家做了很多工作,一是要了解学情,熟悉当地的教育教学情况,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二是要重实践,三是要善总结。通过这三方面的努力,海淀教师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地的需要相结合,然后再传授给徒弟。”


“做种子,不做粮食”“打造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是张良和焦会泳口中反复提到的两句话——援疆教师的工作不仅是上课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和经验传授给当地教师,最终生长为学校自身的财富。不难看出,这是援疆教师团队的最终目标。“粮食吃掉就没有了,只有种子,才能真正扎根在这里的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张良说。

小学篇

“软件”倾全力帮扶 “硬件”超硬核输入

年近50的安燕,来自海淀区羊坊店中心小学,是海淀援疆教师团队中年纪较长的教师之一。2023年2月入疆不久,曾是学校教学主任的他先后收了5个徒弟,2个在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3个任教于和田地区的乡镇学校。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教科研主任 安燕:

这里的老师很多不是师范专科出身,所以在教学教法、班级管理、学生培养等方面还有欠缺。我们来了之后,把海淀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毫无保留地教给了当地教师。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 安永芬:

大到这节课怎么样设计,小到需要学生思考的点或者说教师思考的点,再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这些细枝末节,师父都会手把手地教我上好每堂课、批改好每一本作业。

作为师父悉心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像安燕一样,所有北京援疆教师都在和田“师带徒”的青蓝工程中,认真履行自己“传、帮、带”的责任,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如今,这里老师们的课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教科研主任 安燕: 

以前课堂上,老师们可能一张PPT从头讲到尾,学生听的效果怎么样,他们了解的不多。但通过我们上的示范课、公开课、讲座培训,他们慢慢转变了教学理念,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知识的形成都是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探讨、交流碰撞出来的,也就是说知识的推导过程都是学生自己悟出来的,课堂是一个真实的体现。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援疆老师每堂课都对学生微笑,学生发言没有了忧虑,现在本地的老师也逐渐在改变。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 安永芬:

如果把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汇聚成一句话——我觉得和田的孩子遇到安燕老师无疑是特别幸福的,和田的青年教师也是幸福的。无论是成长的速度,还是成长的成绩,我都在大跨步地向前。

除了“软件”上的倾力帮扶,更有“硬件”上的硬核输入。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里,音乐、美术、书法等专业教室一应俱全;报告厅、体育馆、多功能厅等活动场馆齐备。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拥有着全和田乃至全新疆唯一的一间5D全息投影教室。以高科技为支撑,师生足不出校园,就可以通过5D全息投影技术,真实地与海淀教师一同教研,零距离地上一堂北京教师的示范课。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教务主任 赵兴:

上学期,北京教育学院石景山分院的特级教师杨红兵给孩子们上了一节语文阅读课《西游记》,孩子们的反响非常好。他们进入这间教室,看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环境——首先是惊讶,然后通过杨老师细心的引导,孩子们觉得老师就在“面前”,并不是他远在北京而我在和田,相距着四千多公里距离。这就是一种零距离的接触,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知识的传授,感觉到老师就在身边,能够与老师零距离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目前,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已经初步形成以援疆教师为主体,“六个一”组团式援疆教育教学模式,即,每年进行一次引领示范课;每年进行一次专题讲座;每学期开展一次师带徒评优展示;每周组织一次精品社团活动;每月进行一次主题教育活动;每学期开展一次主题教育论坛;力求通过“六个一”模式,推动组团式援疆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

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校长 焦会泳:

这学期我们做的最大的事情就是——共同构建了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的管理体系、课程体系和研训体系。为什么要做这件事?就是希望下一波援疆老师来的时候,一下就能适应这样的节奏,他能知道在这里应该做什么、在哪个环节上用力、在管理上怎么去管理。这些理念是他们在海淀就经历得非常熟悉的一种模式,因而能够非常快地在这个体系下适应他们的援疆工作,我觉得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 学校管理变革

△ 重构学校课程体系

明天,海淀教育将推出《你好,亲爱的老师》第二集,聚焦和田市北京海淀幼儿园与和田市北京海淀小学的海淀老师们,敬请期待!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