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6月22日,海淀区第二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开班仪式在十一学校举行。海淀区委书记张革,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丹,区政府副区长武凯,海淀区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工程领衔导师、北京十一学校原校长李希贵,以及教育两委班子成员共同出席开班仪式,海淀区委教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杜荣贞主持仪式。
2019年,海淀区启动海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旨在通过为期3年的学习,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能够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后备干部人才。
此次第二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经过半年的笔试、面试、入校考察三个阶段的遴选,共有30位学员从单位推荐的110位候选者中脱颖而出,最终确定为海淀区第二期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学员。他们将通过为期3年的学习,努力成长为海淀区教育系统后备干部人才。海淀区第二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将以北京市十一学校、海淀区教育党校为基地,继续委托李希贵主持,沈祖芸及其团队负责完善培养机制和课程框架。
开班仪式上,李希贵介绍了海淀二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培养目标与素养模型。课程总监沈祖芸介绍了海淀二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课程框架。
张革为第二期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学员代表颁发录取通知书,肖丹为学员代表赠书。
仪式上,海淀区万泉小学副校长管立作为一期学员代表发言,鼓励新学员努力学习、全面成长,积极投身海淀教育发展。
二期学员代表、进修学校中教研主任崔琰发言,表示将珍惜机会、不断提升,努力成长为引领学校改革与发展的优秀人才。
据悉,第一期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共33名学员,经过为期3年的学习,他们中已有4人走上了学校书记、校长的岗位,10余名中层干部成长为校级干部。
武凯在发言中表示——
海淀区作为科技创新出发地、原始创新策源地、自主创新主阵地和首都“四个中心”功能集中承载区,应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突出优势,主动超前布局、有力应对变局、奋力开拓新局,在改革大潮中锻造新优势,在人才培养之路上抢占新赛道,用人才培养的优异成果,来满足人民对美好教育的向往。
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工程的探索,有利于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能够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后备人才,提升海淀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武凯对学员们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做志存高远的“大先生”;二是锐意进取改革创新,做学校转型的“领导者”;三是立足海淀办学实际,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他同时对海淀教育两委提三点要求:一是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落实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二是健全选育管用机制,让海淀教育人才辈出;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在攻坚克难的实践中快速成长。
杜荣贞表示——
海淀教育会坚守使命、不忘初心,积极实施好教育创新人才培育工程,努力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思维、能够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发挥示范作用的后备干部人才,提升海淀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为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希望大家通过三年学习,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实现自我提升,早日成为海淀教育改革发展的栋梁之才。
开班仪式后,与会领导与海淀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工程(第二期)学员进行座谈。学员纷纷发言,交流分享自己从教多年的经验、感悟和体会,围绕创新教育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想法。
海淀区委书记张革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希望各学员要打牢政治思想基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是海淀作为首都“四个中心”功能集中承载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其独特区情决定了海淀基础教育大有可为,要乘势而上、借势而为,希望各位学员通过学习,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探索创新,积极投身海淀教育综合改革和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中,为海淀更好服务壮大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坚强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三是要求在座学员们和海淀区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教师本色,努力提升自身作风和修养。
四是海淀的教育一定是一个开放的教育,要持续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不断提升海淀教师的素养,同时还要注重实践性。要充分用好海淀科技、教育、生态和文化资源,讲述好、传承好的历史文化价值,推动海淀红色文化、古都文化、创新文化进课堂。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