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9月7日,第二届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举行开班仪式。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是由海淀区教育两委和清华大学主办,海淀教科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清华附中承办的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示范项目。
海淀教科院党委书记、院长吴颖惠,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党委副书记赵颖,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马少平,清华大学北京国家信息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听觉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东,清华附中校长助理王田等领导,以及人工智能实验班教师和全体新生参加了开班仪式。清华附中科技办公室主任谭洪政主持会议。
开班仪式上,吴颖惠表示,海淀区人工智能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项目是海淀区响应国家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式培养的重要举措。同学们从众多学子中脱颖而出,跨校相聚,共同组成人工智能实验班,并将与海淀区教科院、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和清华附中的老师们一起成长,系统学习计算思维、数学思维、程序设计、人工智能通识课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同学们珍惜宝贵的学习机会,掌握计算思维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增长知识;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于创新、敢于担当,在学习中建立友谊,在合作与团结中共同进步。
海淀区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科学院聘请马少平、王东为人工智能实验班《人工智能通识课》的课程顾问并授予聘书。与会专家、领导共同为第二届人工智能实验班学部主任、班主任、副班主任、导师颁发聘书。
△ 马少平、王东被聘为课程顾问
△ 学部主任汤文坤,班主任王诗琦、刘璨霓、易长秋、刘伟年被授予聘书
△ 人工智能实验班副班主任被授予聘书
△ 人工智能实验班导师被授予聘书
海淀区教委基教二科科长田圆表示,人工智能实验班项目受市区领导的高度关注,还聘请了清华大学、海淀教科院、清华附中的相关教师担任导师,由多方合力建立了人工智能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科学院,成立了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各方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致力于培养人工智能早期培养体系,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优势资源,构建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实践模式,开展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实验,为海淀区、北京市,乃至全国基础教育阶段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树立一个新的标杆。希望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同学们,努力学习人工智能理论实践的具体知识,积极投身基础科学研究的实践,不断超越自我,在光荣的人生履历上增添熠熠生辉的勋章。
马少平以《走进人工智能世界》为题,从人工智能的诞生开始,为同学们生动讲述了人工智能研究的案例,打开人工智能学习的第一扇门。他从研究过程遇到的问题出发,讲述了信息输入问题和获取知识的方法,从人是如何获得知识的层面出发,阐述了计算机进行机器学习的方法,重点讲述了特征学习,并用类比法生动地介绍人工神经网络,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能处理的特征的方法。
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是人才强国奋斗目标的发展所需,时代所向。第二届海淀区人工智能实验班将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育才,为海淀教育创新继续开拓新征程。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