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近日,海淀职业教育名师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在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举行。本次研讨会聚焦职业教育领域,回顾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王浩、吴民、胡志齐三位名师扎根职教、匠心育人的成长经历,探讨新时代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与方向。众多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分享经验、交流心得。会议由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吴谨主持。
海淀区副区长武凯表示,职业教育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最为紧密的教育。希望学校能够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发挥好职教名师的“龙头”作用,以教育家精神引领全区广大职教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政治素质、师德师风、育人能力三方面发力,全面提升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和职业教育发展水平。
王浩、吴民、胡志齐先后以《专精•覃思——“四心”铸魂育英才》《跨界•无界——跨界思维创无界》《拔萃•出群——融合共生育工匠》为题做主旨报告,分享他们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与育人成果。
王浩作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中最年轻的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用学术专业引领学生攀登技术高峰。
吴民作为“双师双能型”教师,以工程师的严谨与教师的匠心,培养了一批批复合型技能人才。
胡志齐创新了职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产教协同育人的生态样板。
他们的实践充分证明,职业教育不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匠心的传承。
沙龙环节,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校长助理王琦带领师生及企业代表,以《同步•同行——动力之源》为主题,围绕职教名师如何培养未来高素质人才进行分享交流。他们表示,情怀、融合、创新,是职教名师背后的密码,职业教育的特色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也是职业学校育人的生命线。希望大家能够紧密对接市场需求,培养出更多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北京市信息管理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董随东围绕“破题”“追昔”“抚今”“展望”四个方面,系统梳理了信息管理学校薪火相传的发展脉络,分享了学校通过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名师培养路径,再次诠释了“与时代同步 与卓越同行”的学校内涵发展精神,这种一流双师拔节培养的传帮带生态,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中国教科院职教所所长张布和揭示了在“立德树人”与“技能强国”双重时代使命下职业教育教师的重要价值,并结合教育理念、实践路径和育人成效三个维度,对王浩、吴民、胡志齐的教育教学实践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希望三位老师能够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理论,构建本土化的职教理论框架;加快数字化转型,探索虚拟仿真实训与元宇宙技术的教育应用;开拓国际视野,在信创、网络安全等领域深入探索;加快评价改革,建立“技能+素养+贡献”多元评价的职业教育学生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让每个学生都能“手中有技”“心中有光”,为海淀职业教育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优化职业教育,培育大国工匠,是教育人肩负的重要时代责任。区委教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杜荣贞表示,此次研讨会既是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人的全面发展的成果展示,更是海淀区职教“金师”的经验传承。他希望——
全区职教教师能够不断突破自我,提升学科育人能力,打造更多高水平课程。
信息技术教师能以三位名师的教育实践经验为指导,不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发掘多元教育资源,高度重视将人工智能课程与现有学科课程融合开展,为海淀学生提供更多具有地域特色和学校特点的人工智能教育拓展课程。
区级教师培训部门及各校能够充分发挥海淀区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做到区域产教研融合,利用社会资源拓宽师资渠道,多元配置,做好“双师型”教师培养工作,助力职教教师队伍建设,为推进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不断前行、不断奋进。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海淀区职业教育教师搭建了优质的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教育教学经验的共享传承,对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培育更多高素质职业人才起到了促进作用。未来,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区教委将继续优化教师专业发展的工作机制和支持系统,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和服务保障,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奋力开创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为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