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直击IOAI挑战现场!一起来了解“中国天团”~

时间:2025-08-05 18:50 海淀教育
【字体: 打印本页

8月4日下午,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进入团队挑战仿真开发阶段,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80支队伍都参与到活动中。

团队挑战

在十一学校远翥楼2至6层的80间教室内,每支队伍单独占据一间教室。各国队员根据任务目标认真商讨,利用电脑编写程序,紧锣密鼓、全神贯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每支队伍都力争展现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据了解,此次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IOAI)主要考察全球选手们对人工智能技术和算法的理解,设置了两种类型的挑战,一种是团队挑战,另一种是个人挑战。

北京市十一学校 技术学科负责人 聂璐

团队挑战以4个人为单位撰写程序,通过程序去控制智能机器人执行一些操作。活动场景设置为一个未来工厂,同学们会先通过仿真模拟的形式,在电脑的虚拟环境中撰写程序,选拔出的前10支团队进行到后续的实际验证,综合考察他们对于这部分算法的理解。

个人挑战是以个人为单位,同学们在两天的时间内会经历12个小时的在平台上程序的撰写,这部分考察同学们对于机器学习最底层算法的理解,其中包括的一些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方向的题目,还是非常高难度、高挑战的。

在全球众多队伍中,中国队作为东道主,备受关注。此次中国队分为两组,每组各由四名队员组成,共八名队员。领队教师为北京十一学校教师张炜其和清华附中教师王恒亮。八名队员中有两名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生、两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一名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学生、一名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学生、一名南京外国语学校学生和一名浙江省温州中学学生。

下面一起来看看,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中国天团”的名单吧!

姜惠康

北京市十一学校

董斯涵

北京市十一学校

段宗延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赵甫成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侍正航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王沐天

北京市海淀区稻香湖学校

赫渐行

南京外国语学校

朱柘恺

浙江省温州中学

领队问答

在团队挑战开始前,记者采访了中国队的两位领队张炜其和王恒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怎么说~

张炜其 中国队领队、北京十一学校教师

王恒亮 中国队领队、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教师

IOAI的团队挑战与个人挑战,主要考察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

张炜其:活动主要考察学生三方面能力:首先要有基本的数学建模能力,然后还要有一定的编程的素养,最后要能够了解现在比较前沿的一些人工智能算法跟模型。这三方面能力得综合起来,才能够去真实地去解决一些现代生活中最前沿的问题。

王恒亮:IOAI是一个比较新的活动,而且作为一个以AI为基础的活动,它是少数可以使用AI助手的活动。所以学生不仅要理解问题对应的数学建模和计算机算法,还要掌握一些合适的AI使用方法,这样才能够比较好地去解决题目。

同学们平时是如何接触到AI等相关知识的?

张炜其:海淀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学校开设了AI相关课程,作为人工智能通识课入门,加上他们本身对AI很感兴趣,又继续参加了学校的AI选修课和相关社团,社团的学生志趣相投、能力更为接近,彼此互相促进,在AI这个领域越走越远,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索。

中国队的队员是怎么被选拔上来的?

王恒亮:今年3月,全国范围内进行了NOAI(National Olympia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国家奥林匹克学术活动)的选拔。学生首先进行笔试,然后再机试,笔试会出一些人工智能算法方面的问题,机试基本上与国际学术活动的模式相同,会给他们6个小时放4道题目,他们在这个时间段内需要把这些题目解出来。最后,我们选拔出了这八名同学进入国家队。

队员们是如何分组的?

张炜其:因为团队项目更注重队员们的互相配合,所以我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在他们互相熟悉后,根据谁跟谁更合得来去分组。通过分组结果来看,一组是e人组,一组是i人组,一组活泼,另一组相对内敛。但他们互相探讨问题都非常契合,合作起来十分顺畅。

集训从什么时间开始?是否有侧重点?

张炜其:我们在7月初给队员们发布了训练安排,7月3日正式开始线上训练。7月下旬,所有队员一起集中线下训练。整个训练大概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前期准备,第二个阶段是根据准备的内容互相分享,第三个阶段是模拟学术活动。

王恒亮:队员们在集训中的表现非常好,他们基本上从早到晚都在不断做研究。我们在集训期间把几个领域的经典论文分给同学们进行研读、讨论。在模拟学术活动中,大家会互相出题。此外,我们也外请了两个业界专家来给学生们进行出题。

怎么形容中国队这支队伍?

张炜其:我觉得是实力雄厚。基本上各方面的人才都具备,既有活泼的,也有思维深度很深的。而且大家能够通过这样的过程互相了解,从不认识变成很好的朋友。

王恒亮:我觉得是追梦创新。孩子们对AI非常热情,有的时候吃饭就在讨论室里面吃,大家边吃边讨论。他们对AI的新技术,各方面都非常了解,每天不断地去了解一些新技术。

队员们是否会紧张和焦虑?在集训间隙,有开展一些放松的项目吗?

王恒亮:队员们并没有紧张和焦虑,但因为整个7月一直连续训练,所以我们在7月底的时候组织了一个乒乓球赛,活跃一下气氛,给大家放松。

中国队此次的目标是什么?有没有夺冠热门?

张炜其:队员们基本上都有夺冠的实力,我感觉就看他们发挥得好不好。希望他们能够在活动中不留遗憾,发挥出自己的全部实力。

作为领队,您对活动有什么期待?希望同学们收获什么?

张炜其:希望他们能够“打开自己”。因为这个活动对他们来说,成绩只是人生阶段一个小部分,更多的是,能够通过这个活动去见识到更大的世界,认识到更多的人,去跟更多国家、更多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学习交流。希望每个学生5年到10年后,回过头来看,都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事情。

IOAI对促进学生在AI方面的学习和区域教育相关领域的发展,有什么长远意义和促进作用?

王恒亮:我觉得一方面是通过这个活动,能够传播更多的AI的知识和思维,让更多的学生、老师和学校愿意参与其中。另一方面,我认为是通过活动,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培养的体系,然后能培养出更多的国家队成员,让我们整个中国的AI实力更上一层楼。

张炜其:通过活动,已经让学生们在AI比较前沿而且实用的领域有了很深的认识。而且不仅是理论方面的认识,他们真的实践去解决了某些问题,这个已经是很宝贵的财富了。然后,如果能通过这场活动,让更多学生甚至更多学校慢慢重视这个领域,开设一些课程,或者大家团结起来去做一些学术活动,形成一个交流的所谓的社群,对于我们国家AI领域人才的培养将会很有帮助。

第二届国际人工智能奥林匹克学术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海淀教育”将会持续报道,更多精彩内容请大家关注哦。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