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在海淀这片教育的沃土上,始终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热爱教育的伟大教育工作者,他们不是聚光灯下的英雄,却用热爱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照亮无数人前行的路,本篇我们走进“海淀区育人故事”第一期,来了解教师们平凡却又伟大的教育故事。
“小豆儿”的逆袭之路
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 王美慧
小豆儿是一个身体瘦弱、性格文静、不善言语的男生,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在座位上,上个学期,连着两次生病没来学校,导致他的成绩一落千丈。新学期开学也没有报到,我多次联系后,奶奶无奈地说:“孩子不想上学了。”就这样,小豆儿厌学了。
于是我前往家访,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小豆儿喜欢听故事,次数多了,还能把主要情节演得惟妙惟肖。家访结束后,我默默把这个信息记在心里。
恰逢学校要排演一个沉浸式情景剧,正在招募小演员。我立刻前往小豆儿家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他,在我的鼓励下,他答应明天去试试。回到学校,我又叮嘱了全班同学,不要过多关注小豆儿,避免给他造成心理压力。
第二天面试表演的时候,起初他的声音小,动作拘谨,在我无声的鼓励下,他慢慢放松下来,声音越来越大,动情处还加上了自己的动作,最终成功入选了。这无疑是一束耀眼的光芒,驱散了小豆儿内心的不自信。从这天开始,他按时上学,积极参加排练,像换了个人似的。就这样,小豆儿复学了。
临近表演,1号演员病了,重任一下子落在了小豆儿的肩上。为了鼓励他,我每天送他一句名言,在全班面前表扬他,带着他熟读脚本,熟悉剧本背后的故事。渐渐地,他的表演从语气生硬、眼神呆板,到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然而表演前三天,小豆儿在体育课跑步时不小心把脚崴了,医生说要休息一周。
“老师,我能坚持继续彩排!”谁也没想到,第二天小豆儿继续坚持表演。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正式演出这天,小豆儿的精彩表演受到了观看演出的老师同学的一致赞赏。舞台下掌声雷动,聚光灯下的小豆儿,眼神坚毅而果敢,沉着而睿智。小豆儿绽放了!
这个“省”字不能省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 洪星
记得学习课文《日月潭》时,我启发孩子们思考:“除了日月潭,还知道台湾省的哪些地方呢?”小董同学立即把手举得高高的,脸上写满迫不及待。
“还有雄伟的101大楼,像一个一个摞起来的花盆;还有阿里山,仿佛长在云雾里面。”小董的描述仿佛一幅生动的画卷,展现在我们面前。最后,他脱口而出“我觉得台湾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心中一惊,把台湾当成国家是一个原则性错误,必须现场纠正,但或许这只是孩子的一时口误,因为“红星班”常态组织“爱国心、家国情”系列主题班会,还曾集体描画过国界线,孩子们应该对国家的边界和领土有着清晰认识。
分享结束后,我首先表扬小董讲述得很精彩,然后严肃地说:“你的发言中有一个严重错误,知道在哪吗?”对上小董同学和其他孩子懵懂的眼神,我引导他们重读课文第一段“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孩子们恍然大悟,台湾不是一个国家,而是我国的一个省,这个“省”字不能省。我顺势引导,把台湾省比作一个迷路的孩子,虽然暂时没有“回家”,但他们说中国话、写方块字,都是炎黄子孙,和我们永远都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两国风波”平息后,另一场风波又不期而至。
去年12月,甘肃积石山发生地震,孩子们主动捐款捐物,希望为远方的小朋友带去温暖。然而今年四月,台湾省花莲县发生了大地震,孩子们反应平淡,我心中充满疑惑。后来在主题班会中找到答案,孩子们有的说没去过台湾,有的说台湾很远,还有的说没有台湾朋友……我内心再一次受到震撼。对于孩子们而言,台湾省是一个遥远而模糊的地名,虽然知道它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与台湾同胞还没有产生血脉相连的情感共鸣。
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真正的统一不仅是领土的回归,也需要人民心灵相通、情感相融。作为教育者,必须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两岸一家亲”的种子,实现心灵合一。
两次风波让我认识到,涉台教育一定要落在平时、落在心里,不断强化“一个中国”的认知和“一家人”的情感。于是,我沿着历史的脉络,给孩子们讲关于台湾的故事,在我的鼓励下,一股探寻“宝岛台湾”的热潮悄然兴起。此外,孩子们还化身“地理小侦探”,寻找错误标注台湾省的地图和地球仪等。
中国的领土虽大,但没有一寸是多余的。我相信,只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就能培养一代代心怀家国的红色传人。未来的中国有他们守护,一点都不会少!中国一定会统一,中国梦一定会实现!
星星花开
北京市海淀区红英阳光幼儿园 刘艳婕
奇奇是我们班的小弟弟,由于年龄比较小,各方面的发展也比较弱,入园前的亲子见面会上,所有的小朋友都和爸爸妈妈一起玩得非常开心,只有小奇奇在妈妈的怀抱里一直哭着喊着要回家。奇奇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个比较容易焦虑的小哭包。
新学期开学第一天,奇奇就给了我一个“大惊喜”——用他的小汽车在我脑袋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包,甚至渗出了鲜红的血。他不断地在我怀里挣扎、翻滚,我抱着他的时候,他就像一条小泥鳅一样从我的手中滑过,滑到地上开始翻滚。一开始我对于他真的是有点束手无策,因为小奇奇动作很灵活,语言发展却比较滞后,还处于单词句的语言发展阶段,说话只会说两个字,以及说一些简单的叠词,我和他的沟通一度陷入了困境,只能连蒙带猜理解他说话的含义。
渐渐地我们彼此之间越来越熟悉,我发现奇奇是个“汽车迷”,只要有小汽车他的情绪就能迅速平静下来。在老师和小汽车的陪伴下,他的情绪越来越平稳。
奇奇不但在情绪上进步很大,在进餐上进步也有了质的飞跃。一开始他只吃主食,甚至局限于白米饭一种,其他的食物都不吃。每次当我把青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送到他的嘴巴里时,他总会用自己的小舌头将青菜顶出来。随着奇奇对于我的依恋越来越深,以及对于进餐环境越来越熟悉,我在添饭的时候开始给他的米饭中适当地加入一些菜汤,让他先有意识地去接触蔬菜的味道,然后再在喂饭的时候拌进米饭里一点菜叶,循序渐进让奇奇接受蔬菜、接受肉类。通过我不断地耐心引导,以及想尽办法地鼓励和激励,现在奇奇不仅开始吃青菜和肉类,学习营养进餐,还经常性地成为我们的光盘小明星,他在大踏步式地成长。
还记得在最开始和奇奇妈妈电话家访时,奇奇就坐在妈妈身边一声不吭,到寒假进行再次家访时,奇奇在电话那头不停地呼唤我的名字,甚至在满屋子跑,边跑边喊我,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他接到我来电的激动。无论在什么时候看到我,他都会害羞地捂住眼睛,同时又忍不住从指缝间偷看我,真是可爱到人的心坎里了。
奇奇的妈妈总是和我说,我就是奇奇的太阳,照亮着奇奇。其实奇奇更是我的星星,日月星辰伴我行,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更多地收获自我的成长。世界上的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小星星,对于我们来说,每一颗小星星都是闪耀的,都是散发着无限光芒的,只不过是有些星星的外部可能蒙上了一层薄雾,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用心呵护,让每一颗星星散发他本身的光芒。
读懂幼儿,用爱静待花开
北京市海淀区唐家岭新城幼儿园 金昊天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是每个人的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灿烂地绽放,而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他们“开”得快一点。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我们的付出并不一定能够取得我们想要的结果。那问题出在哪里呢?
初入园的小班幼儿自理能力较弱,对老师的依赖性也很强,如穿衣、扣纽扣等小事都要老师帮助才能完成。尤其是每天午睡醒来后,总有一大群孩子围在身边,让我帮助他们穿衣,每天这个环节要持续半个多小时,后来我就思考,怎么才能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穿衣服呢,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呢?
今天中午起床,我看时间还比较早,于是决定放手让孩子们自己穿衣服和鞋子,汉汉是今年刚入园的孩子,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弱,刚入园时,不会穿衣服和鞋子,甚至连上厕所都不会。没想到,没过一会儿他就穿好衣服来到我面前:“老师,我自己穿上了!是这样穿吗?”我一看差点笑出来,因为他把衣服领口穿到了肚子上,我对他说:“哇!自己穿上了!汉汉真能干!我们再穿一次吧。”边说边教他怎么正确穿衣,但汉汉尝试了好几次都不成功,情绪越来越烦躁。我一边安慰一边鼓励,汉汉终于把衣服穿正确了,他特别自豪地说:“老师,我自己会穿衣服了。”当时的我看到他的表情,由衷地为他开心。
小班幼儿活泼好动,其中不乏有调皮捣蛋的幼儿,睿睿就算一个。今天幼儿刚吃完加餐,幼儿们逐个排队饮水,非常安静有序,可是睿睿就不受约束,只见他拿着杯子在教室里跑来跑去,一不小心就把水洒在桌子上了,我刚想找他,就见他已经迅速地用手一擦,这一擦倒好,被他发现了一个秘密,他兴奋地大叫:“你们快来看呢,我画了条大鱼。”他这么一喊,班里的孩子都沸腾起来,纷纷跑过来看,嘴里还直说:“是鱼,真像,睿睿你真棒!”朋友们的赞叹声让睿睿更加得意,当众手舞足蹈地表演起来,大家也纷纷学起来了,用手指蘸点水在桌子上画起画来,可怜的桌子被弄得水迹斑斑。我刚要制止,却猛然发现孩子们不经意中创造了一幅幅美妙绝伦的画:有的像朵花,有的像棵树,有的画的还是小动物,看着他们创作中忘我的神情,我不忍心说些什么,就让他们画吧,尽情地画吧。在看着他们画的同时我突然想到,这不正是一次很好的美术活动的教育契机吗?孩子们可以不受任何局限地绘画,我不想破坏这美妙的时刻,于是我就对她们说;“孩子们,下午我们就用水来作画吧,你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这次活动是睿睿在调皮瞬间中自然生成的,它体现了睿睿的聪明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其他幼儿的积极性,我们不能要求每位幼儿都按我们的计划去成长,在他们的世界中,他们有自己的想法,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意愿,走入孩子的世界,多一点的鼓励,多一点的理解,多给他们一点机会。
注:每篇学生的名字均为化名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