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9月14日,海淀区教育大会主会场会议结束后,海淀区教育大会专题研讨暨第三届海淀教育学术会议拉开帷幕,本次会议设置“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深化思政教育一体化”“人工智能+教育”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四个分会场,1200余名教育各界同仁参加。
下午2:00,海淀区教育大会专题研讨暨第三届海淀教育学术会议之第一分会场——党建引领教育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会如期举行。
海淀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肖丹,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市委教育工委组织二处处长杜建峰,区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正处长级)郑鹏,海淀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委主任杜荣贞,海淀教育两委机关科长、其他部分区县教育党校同仁以及海淀区教育系统所属各单位党组织书记或校长,海淀区教育系统所属民办高校、民办中小学、民办幼儿园党组织书记参加专题研讨。
会议以“引领・融合・赋能——党建引领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创新”为主题,为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力量。海淀区教育党校党支部书记、常务副校长赵欣主持研讨会。
肖丹在研讨会上引用“引领、融合、赋能”三大主题词,表示党建引领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障,坚持党建和业务融合是必然要求,坚持党建赋能发展是必由之路。她强调,要进一步厘清书记、校长职责权限,健全议事决策规则;进一步找准融合的切入点、结合点,明确方法、途径、机制;进一步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发展,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实现党建强、业务强的双向提升,切实回答好“教育强国,海淀何为”的时代命题。
会上,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史怀远解读《海淀区教育系统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
2023年4月,海淀区正式启动了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改革。目前,全区党委和党总支建制的学校100%完成党政分设,各学校基本建立了规范的工作机制和制度。为了给海淀区教育系统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和具体指引,今年7月初,《海淀区教育系统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若干措施》正式发布。《若干措施》聚焦重点任务,围绕“十个坚持”,明确了目标任务融合、制度机制融合、多类主体融合和效果评价融合这四条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路径和方式。
随后,多位发言人围绕核心议题分享党建创新实践经验——
教育党校党建工作部主任马志宜系统介绍了海淀区统筹推进、精心打造“1+N”教育党建品牌矩阵的历程,深入探讨海淀教育党建品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深耕和范式创新。
党建工作与学校治理体系的深度融合,是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与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红英小学党委书记卜国超从价值、转化、治理、初心四个维度,阐述了学校高质量党建领航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党总支书记马玉娟分享了如何实现党建与教育教学双螺旋上升。
以厚植党建“根脉”,绽放育人“繁花”为题,二十一世纪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范胜武分享有温度的民办学校党建工作特色经验。
会议现场,创新设置“书记、校长同台叙事”环节,让党政融合实践案例精彩呈现,赢得现场阵阵掌声——
海淀实验中学党委书记王玉萍与党委副书记、校长林伟明以“党政协同,凝心聚力谱新篇——从北京市海淀实验中学‘开学第一餐’说起”为题,娓娓道来如何通过高效的党政协同,凝聚全校力量,以“小切口”服务师生“大民生”。
海淀区万泉小学党委书记朱郁与党委副书记、校长金毅介绍了党政同心协力,围绕队伍建设这一学校发展的关键命题,分享她们如何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共同构筑育人事业新高地的经验做法。
北京市委教育工委组织二处处长杜建峰,北京教育学院副院长、市基础教育党建研究中心主任杨建新对会议内容进行点评,高度评价海淀教育系统在党建引领教育发展中的探索成果,充分肯定了海淀区在党建引领教育发展方面的创新实践,并就进一步深化党政融合、提升党建质量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后续工作开展指明方向。
杜荣贞、郑鹏为会上进行主题发言的书记、校长颁发荣誉证书。专题研讨作为海淀区教育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党建引领海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方向,为学校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提供了交流平台与实践范本,有力推动海淀教育在党建引领下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