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6月13日,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在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召开了青龙桥学区中小学人工智能培训讲座,本次讲座以“探索·创新·实践——激发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新动能”为主题,邀请了著名专家卢宇教授,旨在深化师生对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认识,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北京融媒体教育中心副书记李青,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主任杨槟,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王军及学区内各中小学副校长、执行校长、幼儿园园长及教学干部、信息技术负责人等参加了本次活动。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王东昀主持会议
当前,我们正处在一个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人工智能已经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信息化、智能化为杠杆培育新动能,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国务院、教育部相继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从国家战略层面和高等教育层面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做出了重大部署。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副书记李青
李青书记首先对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和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对本次培训的支持表达了感谢,李书记表示今年北京市教委布置五大项工作,大力推进首都教育数字化转型,全面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处理好人工智能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关系,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等典型应用场景,逐步形成“以智助教、以智助学、以智助研、以智助管”的人工智能教育发展布局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抓手。衷心希望今天这场学术面对面专题培训,可以让各位老师都能有所学、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卢教授的讲座深入浅出、言简意赅,将深奥的科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的方式呈现给老师们。他详细解读了大数据、人工智能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及深刻内涵,并从教育创新的角度阐述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场景和重要作用。卢教授的讲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知识财富,更为我们未来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来自中关村第一小学天秀校区的卜阳老师和西苑小学的马冠龙老师,分别就人工智能对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和当下人工智能应用限制等问题与卢宇教授进行了讨论和交流。
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主任 杨槟
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的时代趋势下,主动求变、与时俱进,杨槟主任在总结讲话中特别感谢了李青书记带队走进青龙桥学区,为老师们提供了一线最前沿的资讯和理念,为我们带来了一场思想盛宴和精神大餐。杨主任表示,非常感谢中国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对本次讲座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农大附中不仅承担着海淀区的教育教学基本任务,还承担着为我国西部地区发展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能够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学区各校的深入发展,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聆听了卢宇教授分享人工智能对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分享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教学的影响,非常感慨。现在是人工智能主动拥抱教育的时代,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原住民”,所以我们更应该积极了解,积极学习,积极思考,发挥人工智能的长处,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更有效地辅助教育教学。对于人工智能,我们要勇于拥抱变化,迎接挑战。
——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王冬志
聆听了此次面对面学术讲座,让我深入地了解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生活以及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说人工智能驱动教育创新,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提高教学效果,我深感科技对教育领域的巨大推动作用。
——八一学校附属玉泉中学 果玉甜
从已有研究来看,基于智能技术的个性化学习研究主要聚焦于智能化的教学设计、学习过程监测、学情分析,以及基于学习分析的学生画像构建等。人工智能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将改变传统教育教学方式,促进个性化学习和多样化教学。这对教师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需求;要将技术融入教学设计和学习过程,通过与学生互动来实施个性化教学;同时还要结合学情分析,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 胡心怡
人工智能时代,学校治理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不仅要求学校管理者具有更强的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还要求教师在专业发展方面进行持续变革。人工智能时代的课堂教学将更加强调教师的专业素养,以适应未来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智能技术会对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积极影响,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我们必须以全新的思维和方式来应对这些挑战。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教育现代化与智能化之间的关系,并合理地规划人工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 张一诺
我有幸参加了由北京师范大学卢宇教授带来的主题为“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创新与应用”的培训讲座。卢教授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表达,让我对人工智能的理论知识和实操方法有了新认识,也让我对人工智能在新时代的重要性及教育影响有了新思考。
——中国农业大学附属小学 韩红月
在参加了关于“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创新与实践”讲座之后,我们深刻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领域的巨大影响和潜力。此次讲座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也开拓了我们对教育创新的思路,让我们认识到了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教育实践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讲座强调了教师的角色转变,即从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利用智能系统释放的教学资源和时间,去进行更多一对一的辅导,以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讲座也提出了一些挑战和思考,包括如何确保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伦理使用,如何克服技术实施障碍,以及如何平衡传统教学与技术的关系等。这些问题引发了我们深入的思考,也让我们意识到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以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带来的教育机遇。这次讲座不仅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激发了我们对于未来教育的热情和期待。我们期待能将所学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共同推动教育的创新与进步。
——西苑小学 于娟
通过聆听卢宇教授的讲座,我了解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历程,从中感受到人工智能日新月异的变化。AlghaGO、GPT-3、Chat-GPT、Open-AI、Sora等等这些在网络上听过的热词,在专家细致的讲述下,尤其是结合生动真实的视频互动案例,抽象的代码变得更加真切生动。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浪潮,积极探索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要学会利用人工智能来学习,提升教师的学科能力和教学能力。同时,教师要增强角色转变的自觉意识。未来要更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必备品格,高阶思维以及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成为学生成长的人生导师。同时,人工智能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加精准的教学反馈和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本次培训让我深刻感受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作为小学教师,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实践,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有更强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主动拥抱人工智能,让其在教育领域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
——西苑小学 张楚翘
聆听了卢宇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真可谓收获满满、受益良多:在学前教育阶段,人工智能还很难取代教师,特别是2~3岁的婴幼儿,需要教师以爱育人,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人工智能可以成为我们教学的工具。如:在日常工作中,人机协同,借助人工智能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指导教学方法的运用,促进婴幼儿在语言、动作、认知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地位,掌握教育主导权,不盲目依赖和让位人工智能,而是把人工智能作为“显微镜”和“广角镜”两类工具,既看到平时不易关注的教学细节,又能从整体上看到模式图景,以此提升教师对教学的敏感度和洞察力。虽然我国的人工智能尚在发展阶段,但是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学习、大胆尝试,衷心感谢学区为我们提供的这么好学习的机会,率先接触人工智能领域,助推智能时代教师的职业素养的提升。
——中国人民解放军61672部队幼儿园 华北
通过本次活动,引发了我很多的思考:目前,我们现在走进了人工智能时代,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以利用更好的支持幼儿的发展。可以说人工智能是引领战略性发展的基础,与幼儿交流时要更多的用启发式问题,引发幼儿的多样思考,为祖国培养创新型人才。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韩杉
通过参加“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创新与应用”的学习,让我更全面的了解了人工智能的意义。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更应当结合当下的智慧教育模式给幼儿带来新的学习方式,在之后要努力将人工智能运用到日常的教育中,幼儿也对智能动画很感兴趣,所以应该利用人工智能更好地全面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并真正实现以“儿童”发展为中心,驱动幼儿主动参与,提升幼儿个人能力及素养,实现幼儿自主式成长。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葛鑫
参加此次人工智能培训学习,让我了解到现在所处的人工智能时代,技术演进非常快,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能力非常强大,了解现阶段人工智能发展,对接学校中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有着非常大的启示。我也意识到,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智能素养,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成长,为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而努力,为幼儿的发展和成功,贡献我的力量。
——北京市六一幼儿院 贾紫怡
培训结束后,老师们久久不能平静,大家纷纷表示,作为一线的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正确看待人工智能对教育改革带来的深远影响及重要作用,要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挑战,以必胜的决心拥抱伟大的变革。
青龙桥学区管理中心表示未来也将继续探索与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教育科学研究编辑部的进一步互动和交流,让教育资源焕发新的活力,切实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在学校学深做实,在广大教师和学生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