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AI闯进课堂,理工附中南校区教学秒变“科技大片”!

时间:2025-03-28 16:22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字体: 打印本页

2025年3月20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南校区成功举办了“智启课堂:AI赋能课例展示研讨”活动。本次研讨会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和AI技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优化学生学习体验。会议分文科场和理科场同步进行,各学科老师共聚一堂,共同探索AI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新路径。老师们不再是“独角戏”演员,AI成了他们的“神助攻”,课堂瞬间升级为“智慧乐园”。学生们也不再是“被动接收器”,而是“探索小达人”,学习变得像打游戏一样上瘾!教育变革?不,这是一场“教育狂欢”!

会议伊始,主持人吴佳静和孙焕美两位老师分别在文科场和理科场介绍了本次活动的背景与意义。此次活动是学校响应“改进课堂教学,筑牢教学质量之本”的要求,依托“北师大—希沃课堂教学智能评价与诊断改进”项目展开的AI赋能课堂教学探索成果展示。在当前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将AI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成为教育界关注的重点,本次会议旨在为各方提供交流研讨的平台。

一、AI融合实践展 智慧创新观摩现

文科场中,刘伟睿老师以七下二单元的通讯文本《谁是最可爱的人》为例,展示了一堂融入AI技术的生动语文课。课堂上,AI辅助工具在字词讲解、背景资料补充等方面发挥了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理科场里,刘艳老师以初中数学《分式》单元教学为范例,借助AI工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通过动态演示、智能解题分析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复杂的数学知识。

二、智慧分享研教艺 心得交流探学途

观摩课后,文理科教师分别进行教学经验分享。文科场刘伟睿老师分享了备课和上课过程中与AI“博弈到共舞”的历程,讲述AI如何辅助她优化教学设计、调整教学节奏。在智能辅助教学工具领域,刘伟睿老师分享了希沃白板、豆包、deepseek等软件的使用方法。希沃白板能展示汉字笔画、组织课堂活动、梳理知识结构;AI智能体可模拟角色对话、充当辩论陪练;文生图与文生音乐能将文字转化为图像、旋律,辅助教学。在个性化教学与诊断方面,刘伟睿老师借助希沃录课,结合多种分析模型,从教师提问、候答时间,到师生互动风格、学生学习行为分布等多维度评估教学,为教师优化教学提供思路。

理科场刘艳老师则围绕《分式》教学分享利用AI分析学生学习数据,实现个性化教学的经验,强调AI在精准把握学生学习状况、提高教学针对性方面的优势。她强调,教学目标的设定应注重学生的模型意识、数学抽象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能够理解分式的由来,建立分式章节的学习思路,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学习迁移能力。刘艳老师还分享了基于不同模型的AI智能课堂教与学分析,包括教学行为分析、学生行为分析和师生互动分析。她指出合理的授课语速、层次性提问和适当的候答时间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体验。通过AI技术,教师可以实时获取学生的抬头率、知识留存率和应答时间等数据,从而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营造更积极的课堂氛围。

三、互动研讨凝智慧 聚焦AI解难题

在互动研讨环节,文理科场分别组织参会人员围绕“AI如何更好地赋能课堂”展开热烈讨论。文科教师们聚焦于如何运用AI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写作水平;理科教师们则着重探讨AI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有效策略。老师们各抒己见,交流在使用AI辅助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四、智能评测反馈快 精准教学效率高

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强调AI在优化教学评价、丰富教学资源、促进个性化学习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需不断优化技术,使其更贴合文理科教学需求。

以研促教 提效争先

在本次AI课研讨活动中,老师们深刻认识到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变革的深远影响。通过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智能硬件应用以及数据驱动的精准教学,AI不仅为课堂注入了创新活力,也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全新路径。

理工附中南校区始终秉持“学为中心、巧思设计”的理念,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这与AI赋能教育的核心目标不谋而合。未来,理工附中南校区将继续探索AI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高效课堂,推动教育向智能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