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学校工作坊专题推进会在石油附小举行

时间:2025-05-09 15:51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
【字体: 打印本页

2025年5月8日,由北京市教委基础教育一处与北京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北京市紫禁杯教育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海淀教委德育科协办,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承办的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工作室学校班主任工作坊专题推进会,于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二里庄校区启幕。北京市教委领导、教科院资深专家、紫禁杯管委会成员及第三至第五批工作坊主持人等200余位教育领域骨干齐聚一堂,共商新时代班主任专业发展大计。作为承办方,石油附小以系统性的育人实践与创新性经验,成为整场活动的核心焦点。

群贤毕至启新程 凝心聚力谋发展

启动仪式在庄重热烈的氛围中拉开帷幕。海淀教委德育科陈文远科长在仪式上致辞,对北京市紫禁杯管理委员会、北京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等单位表示感谢。他强调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核心,班主任肩负着重要育人使命。海淀区始终将德育工作摆在教育发展的关键位置,积极鼓励各学校探索特色德育路径。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作为海淀教育的品牌学校,有着近70年深厚办学底蕴,其“培养追光少年”的教育目标,既体现了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深刻洞察,也彰显了新时代教育的使命担当。他呼吁与会者围绕德育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挑战深入交流经验,并期待专家为德育工作及班主任队伍建设建言献策,携手提升育人质量,共同推动活动圆满成功。

随后,北京市紫禁杯教育奖励基金管理委员会理事长耿申、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周凯处长、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赵福江主任为第五批工作坊主持人颁发聘任证书,这份荣誉既是对其专业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承载着引领班主任队伍发展的使命。

 北京教科院班主任研究中心教师发展室李秀萍主任立足教育改革趋势,对北京市紫禁杯班主任工作室学校班主任工作坊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她从工作成果、实践亮点等维度深入剖析,同时围绕课程建设、教研模式等核心板块,提出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系统性部署,为后续工作开展提供清晰路径。

在推进会上,北京市教委基教一处周凯处长,结合自身经历,生动阐述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意义。他强调,班主任是学生成长的关键引路人,扎实学识是教育根基,丰富经验是管理保障。

面对时代要求,周凯处长指出,班主任要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一方面,挖掘校园活动资源,引导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另一方面,用班会塑造班级文化,以家长会构建家校共育格局。

他提出班主任工作三条主线:聚焦学生身心健康,夯实发展基础;重视师生、生生、家校关系,营造和谐育人氛围。基教一处将搭建交流平台,助力提升班主任专业能力。此次讲话为班主任工作指明方向,引发与会教师共鸣。

校本经验示范 打造班主任成长新范式

在上级部门的战略指引与专业规划部署后,实践探索与经验沉淀成为推动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海淀教育的品牌学校,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校长深度报告、工作坊主持人经验分享及班主任团队风采展示的多元形式,全方位呈现本校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创新实践与丰硕成果,为区域德育工作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典型范式,生动诠释新时代学校班主任工作的育人智慧与实践路径。

校长报告——追光同行 赋能成长

夏明霞校长以《追光同行 赋能成长》为题,深入解读石油附小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实践路径。她指出,学校秉持“聚能于石,油然而生”的办学理念,通过“四个升级”实现育人突破:将教育场景从课堂延伸至社区、社会,以研学实践等活动拓宽育人空间;创新家校社协同机制,构建多方联动的育人共同体;围绕学生自主发展需求,开发特色课程体系;以“油币”为量化工具,打造科学完善的成长评价闭环。同时,“制度-课程-评价-梯队”四位一体保障机制,从顶层设计到落地执行,为班主任提供全周期专业支持。

工作坊实践——凝聚追光力量,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追光"班主任工作坊主持人赵茜进行题为《凝聚追光力量,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专题报告。

“追光”班主任工作坊以“铸魂、赋能、成长、落地”为主线,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专业发展体系。工作坊将“为党育人”的使命融入班级管理,以“追理想之光、专业之光、生命之光、协同之光”为精神内核,通过“1+6+N”立体梯队架构(1名领航人统筹全局、6名核心成员示范引领、N名同行者分层进阶),实施“春晖”“芬芳”“绽放”“金穗”四大培养计划,精准匹配不同发展阶段需求。同时,自主研发的“追光课程资源包”涵盖基础能力、进阶发展、实践案例三大模块,为班主任提供可持续的学习资源支撑,助力其实现从新手到专家的跨越。

团队展示——多元教研驱动  激活成长动能

将理论研修的成果转化为鲜活的育人实践。"追光"班主任工作坊的团队成员走上舞台,以一场别开生面的现场展示,通过沉浸式情景表演,生动还原班级管理中的真实场景;以声情并茂的育人故事分享,娓娓道来教育过程中的温暖瞬间与深刻感悟。一个个精彩的展示环节,不仅展现了石油附小班主任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的育人智慧,更将工作坊"以研促教、以教提质"的专业研修成果展现得淋漓尽致。

工作坊核心成员贺欣老师率先介绍日常研修模式,为后续展示做精彩铺垫。

刘娜老师牵头的“青蓝工程”通过师徒结对,聚焦班级管理细节,从班规制定到家校沟通,帮助青年教师快速积累实践经验。

梁爽老师团队以“都是谁的错”情景案例分析为载体,运用“看现象—析原因—给对策”研究框架,推动班主任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

裴亚军老师主导的“中轴线上的老字号”项目式学习,通过跨学科实践,既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又提升班主任课程设计与协同育人能力。

这些扎根一线的教研实践,有效激发团队内生动力,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生态。

深度研讨与权威指引 凝聚发展共识

主题交流环节中,各区县代表结合区域特色分享班主任队伍建设经验,多元视角的碰撞激发创新灵感,为全市班主任工作注入新活力。

智言精评明方向 高屋建瓴促提升

紫禁杯管委会耿申秘书长随后做出精彩点评。他对石油附小的实践经验给予高度认可,称赞其为班主任工作提供了鲜活范例。耿申秘书长着重指出,班主任的成长离不开实践与研修的双轮驱动——在日常班级管理与教学实践中积累宝贵经验,于系统研修学习中深化专业认知、更新教育理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班主任专业成长,提升育人质量。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班主任研究中心赵福江主任着重强调班主任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骨干作用。他回顾指出,多年来北京市教委与北京教科院在班主任队伍建设方面持续发力,通过创新性制度设计与多样化实践探索,取得显著成效。针对2025年工作规划,赵福江主任明确,班主任研究中心将聚焦加强理论研究、深化教研工作、服务实践发展、做好决策咨询、深耕《班主任》杂志学术阵地五大方向,以全方位系统性建设方案,推动中小学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迈向新台阶。

此次推进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搭建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交流平台,更通过石油附小的经验示范,为全市乃至全国班主任队伍建设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方案,对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具有深远意义。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