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为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与创作能力,解答戏剧社团、慧心诗社的同学们在剧本创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6月23日,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邀请了编剧、剧作家关靖老师,为戏剧社团、慧心诗社及感兴趣的学生们带来了一场主题为“剧本创作知识”的专题讲座。
讲座伊始,冉主任带领在场师生回顾了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定慧里小学近年来开展的戏剧活动和取得的成绩。
在同学们期盼的掌声中,关靖老师开始了今天的讲解。基于前期收集到的同学们的问题,关老师首先阐述了剧本的标准格式规范,强调了明确中心主题对于剧本创作的基础作用,并指导同学们如何围绕中心确立清晰的主线情节。
在人物塑造方面,关老师为大家讲解了专业概念“人物弧光”,强调角色应在情节发展中成长变化,并强调了“情节推动人物转变,矛盾推动情节发展”的创作规律。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积极互动,就剧本格式、情节设计、人物塑造等专业问题与关老师进行了深入探讨。面对提问,关老师耐心解答,同学们则专注记录,积极吸收专业知识。
讲座结束后,关靖老师与四年级(1)班正在创作剧本《代理班主任》的编剧小组同学进行了深入交流。关老师认真听取了小组的创作思路和遇到的困难,并对剧本的立意、人物关系设定、矛盾冲突设计以及舞台呈现可行性等方面提供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专业编剧的专业指导,不仅为学生们揭开了剧本创作艺术的神秘面纱,更点燃了他们对戏剧艺术的热爱与创作激情。期待在不远的将来,这些深植于慧小土壤的创作热忱,能催生出一部部镌刻着课桌印记、回响着走廊欢笑的原创剧本,在慧小的梦想舞台上绽放成永不落幕的华美乐章。
《如何成为一名编剧》听后感
在今年五月份,我和小组的四位成员一起创编了一部校园生活主题的剧本,名为《校园生活趣事》。这部剧本通过八个独立的小故事,展现了同学们的日常趣事和成长点滴。从抵制游戏诱惑到爱心义卖,从足球比赛到植物栽培,每个故事都融入了我们对校园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起初,我们以为只需设计有趣的情节和幽默的对白即可。但在实际创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挑战和困扰。例如,如何让人物形象鲜明且真实?如何让情节既连贯又有吸引力?这些问题一度让我们陷入困惑。
今天,学校邀请了关婧老师为我们带来《如何成为一名编剧》的讲座。这场讲座让我对剧本创作有了更专业的认识,也解答了我在创编剧本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惑。
首先,我明白了创编不仅是文字的构思,还要考虑舞台呈现的效果。比如人物的动作是否有表现力、台词是否符合角色。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好的剧本既要“能看”,也要“能演”。
其次,人物塑造的真实感很重要。关老师指出,角色应像现实生活中的人一样,有优点也有缺点。这让我想到,我们剧本中的李骁辰虽然淘气,但也有努力和坚持的一面;林燃虽然外向,却也会犯错并改正。这样才会让角色更加鲜活。
最后,矛盾冲突是推动剧情发展的核心。冲突不仅推动情节发展,也展现了人物性格的变化与成长。通过角色内心的独白、人物之间的对立,让剧情更有张力、更具吸引力。
听完关老师的讲座,我深受启发。剧本创作不仅是一个个故事的组合,更是对生活的观察、体验和表达。今后,我会更加用心去体验生活,从中发现灵感、捕捉素材,努力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只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创作的坚持,我相信,我一定能写出更加生动、更加打动人的剧本!
四(1)班 郑奕舟
今天上午,一位编剧老师来我们定慧里小学开展了关于话剧的讲座。教室里安静极了,大家都竖起耳朵认真听。
老师讲的内容让我大开眼界。确定话剧主旨原来像给航船找准方向,有了明确主题,故事才能打动人心。塑造人物要抓住性格特点,设计合理的矛盾冲突,就像把不同颜色的线编织成好看的花纹。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她分享的“排雷秘籍”——话剧中容易出现逻辑漏洞,要像侦探一样反复检查角色行为是否合理。老师还说,配角和龙套不是可有可无的背景板,而是能让故事更立体的拼图。
听完讲座,我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第一个剧情框架。原来写话剧是这样严谨又有趣的事,我想把学到的方法用在校园剧创作里,让更多同学看到精彩的故事。
四(1)班 李麦琪
如何成为一名“编剧”?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一堂奇妙又快乐的讲座。在这里我学到了很多有关编剧的小知识!比如:人物性格如何设定?故事情节如何设定?剧本怎么写才更有意思?我在创作过程中的所有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通过这次讲座,我理解了剧本更深层的意义,也给我的创作之旅增添了一笔新的色彩!
四(2)班 秦雨诺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