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首批!北外附校获评北京市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校!

时间:2025-07-02 14:55 北外附校
【字体: 打印本页

近日,北京市首批50所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基地校名单正式揭晓,北外附校成功入选。学校以“共筑育人基石,聚焦全人发展”为核心理念,构建起覆盖组织保障、家庭指导、家校沟通、资源拓展及辐射引领的全方位共育体系。

三级管理  职责落地

坚实的组织架构是协同育人的基础。北外附校成立了由校长、书记担任双组长的家校社协同工作小组,德育与教学主任任副组长,年级部主任、教研组长等核心成员共同参与,形成“校级统筹—部门落实—年级执行”的三级管理网络。其中,年级组长负责搭建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桥梁,教研组长统筹课程实施与评价,更设专职教师专项推进项目管理,通过明确职责分工实现育人工作的精准落地。

专业团队  指导赋能

如何解决亲子沟通难题、培养孩子劳动习惯?北外附校学校组建了一支由海淀区家庭教育专家、市区级骨干班主任及优秀家长代表构成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师团”。这支专业队伍定期开设指导课,针对亲子沟通、劳动教育等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提供专业支持。同时,“家长学校”公众号持续推送家庭阅读、正面管教等主题文章,累计发布资源超百篇。每学期举办的家庭教育分享论坛,成为家长们交流“高效陪伴”、“习惯养成”等实战经验的互学互鉴平台。

家长参与  深度协同

走进北外附校,能看到家长的多重角色:校门口有“家长护学岗”守护安全,食堂里有膳食监督委员会的家长代表陪餐并实际参与食堂管理,学生着装有校服委员会共同决策与监督……这源于学校建立的“三级家委会+家长志愿者”模式。近三年来,学校通过线上问卷和电话回访收集家长有效建议超2000条,直接推动了课后服务、食堂管理等12项具体工作的优化。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汇聚了律师、医生、科研工作者等各领域专业家长,成立了“家校社领航者联盟”。这个独特的资源库已为学生带来职业体验、科普讲座等丰富活动30余场。

课堂内外  资源融合

育人场域的拓展同样成效显著。北外附校精心打造了“智慧家长课堂”品牌,每月开展常规活动,并结合校园科技节、文化节等“五大节”开发主题课程,家长讲师团累计授课超80课时。在课程建设上,学校构建了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体系,自主研发了《二十四节气里的劳动智慧》等特色校本课程,并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教育实践。校外实践资源同样丰富,学校与农场、科技馆等20余家单位共建实践基地,年均组织两次社会实践活动;联合社区、敬老院开展的“走进国企”、“红色研学”等特色活动也结出硕果。其中,贾娟老师设计的“强国少年”少先队活动课荣获海淀区一等奖,李张召老师指导的红色研学课程得到了《海淀报》的专题报道。

成果丰硕  辐射引领

北外附校的经验成果也积极向区域辐射共享。学校教师团队深度参与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研究,其成果《学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翻转课堂实践研究》获得全国优质教研成果一等奖。作为核心成员参与的北京市教育技术应用研究及海淀区“十三五”规划群体课题,产出了10余篇研究论文与实践案例。李文霞等骨干教师多次在市区级育人研讨会上分享实践经验,相关模式已在清河学区的10余所学校得到推广应用。

随着首批实践基地校名单的公布,北外附校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将进入新阶段。未来,北外附校表示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深化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为学生成长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