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和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的重要指示精神,北邮附小精心打造了“云端绿洲”屋顶农场。这座近800平的农场,不仅是一片种植作物的土地,更是同学们体验劳动、学习知识、收获成长的乐园,承载着学校对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
七月丰收季:邻里节里的田间欢歌
七月,骄阳似火,“云端绿洲”屋顶农场也迎来了丰收季。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感受劳动的乐趣,增进邻里间的情谊,北邮附小首届 “邻里节” 盛大开启。本次活动以 “田间童趣 邻里同心” 为主题,充满了浓郁的田园气息与欢乐氛围。
活动在一曲欢快的《丰收谣》中拉开帷幕。孩子们背着菜篓,迈着轻快的舞步,用最纯真的方式表达着丰收的喜悦。她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
领导话耕耘:农场里的教育初心见证
北京邮电大学工会副主席王冰、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发展管理部副部长田军、海淀教育学会秘书长闫顺林、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创新教育研究中心老师、北邮附小特聘课程指导专家张乃新、北太平庄学区管理中心主任宋保瑞、北太平庄学区管理中心副主任高雪梅、北太平庄街道文教科科长朱止兴、北太平庄街道城管科科长李宁、北太平庄执法队队长张辉登、北太平庄消防队队长魏然、北太平庄派出所法治副校长高义川、红联北村社区书记王伟、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书记刘昱旻、北京邮电大学附属小学校长朱凤书以及北邮附小家长代表们出席,共同见证这一充满意义的时刻。
学校刘书记上台寄语。他详细地介绍了“云端绿洲”屋顶农场的劳动教育实践,从农场的规划建设,到同学们参与种植的点点滴滴,让大家对农场的发展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班级晒成果:从土地到课堂的生长故事
各班级在活动中展示了自己的种植成果。五5班带来的《从荒地到乐园:土地分割与班牌设计》,生动讲述了同学们测量土地、划分班级区域、设计班牌,再到播种、养护,最终迎来丰收的全过程;五1班的《香料的秘密》,结合班级种植的迷迭香、荆芥等香料植物,分享了制作香包的过程,让大家感受到植物的奇妙用途 。还有五3班的《植物侦探:破解番茄辣椒的家族之谜》、五2班的《紫背天葵的种植启示录》、五7班的《送你一杯紫苏饮》等,每个班级都结合自身种植经历,展开了声情并茂的演讲,让大家看到了不同植物背后的种植故事与知识。
学科巧联动:劳动课程里的知识根系
“云端绿洲”劳动课程设计注重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协同性。王慧媛老师详细讲解了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将劳动教育与语文、数学、美术等学科教学有机融合,分为准备、播种、养护、收获四个阶段 。李靓老师介绍了清明前后的种植过程以及养护阶段的“该出手时就出手”系列课程,包括如何除草、如何帮助爬藤类植物克服农场风大的挑战等;王鸿霞老师和李佳川老师从各学科角度展示了跨学科实践活动:数学学科从测量土地、划分区域、数据测量开始,到利用复式统计图知识分析植物生长情况;语文学科注重提升学生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引导学生撰写观察日记、进行创意写作,还结合口语交际“我是小小讲解员”评价标准进行讲解;美术学科设计了风格各异的农场标识牌,运用拍摄、绘画等多种方式,绘制植物生长笔记,设计蔬菜包装袋;音乐学科则结合《丰收锣鼓》引导学生创编节奏。通过跨学科联动,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是相互关联的,如同根系深深扎根于生活的土壤。
校长绘蓝图:五育并举的田间落地路
朱校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强调“云端绿洲”屋顶农场课程让五育并举在田间地头落地生根。朱校长还向各位“邻里”讲述了学校的历史、取得的成绩,以及近期学生在体育、科技、艺术等各类比赛中的获奖情况。同时,她表达了对未来的期望,希望邻里各单位能加强合作,共同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共绘美好蓝图。
实践获肯定:看得见的成长在田间拔节
海淀教育学会秘书长闫顺林、北太平庄学区管理中心主任宋保瑞两位领导对我校劳动教育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们充分肯定学校立足实际,将劳动教育做实做细,让学生在劳动中收获了显著成长。通过农场实践,同学们不仅掌握了种植知识与技能,更锤炼了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并涵养了对劳动的热爱。
采摘亲体验:指尖触碰的劳动真味
活动最后,各位领导、家长和同学们一同走进楼顶农场,实地感受田间的魅力与生机。大家穿梭在田间,亲手采摘着成熟的果实,欢声笑语回荡在农场的每一个角落。在采摘中,大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劳动的意义与收获的喜悦 。
“云端绿洲”屋顶农场的建设与发展,是北邮附小在劳动教育道路上的一次成功探索。通过劳动教育与各类活动、课程的融合,同学们在这片小小的农场里,收获的不仅仅是农作物,更是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和心灵的成长。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让更多的孩子在劳动中绽放光彩 。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