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少年科学院由海淀区教委美育和校外教育科主管,总院设立在海淀区羊坊店青少年活动中心,是海淀区开展中小学生科技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形式新颖、对中小学生有吸引力、有激励作用的载体,开展科技培训、科技实践、科技竞赛、科技体验、科技教育研究等工作,向中小学生普及科技知识,引导中小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中小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
海淀区少年科学院建立“总院-分院-研究所”的组织架构。分院、研究所由各学校集中申报,经评审通过后成立,海淀区少年科学院总院将对各少年科学院分院的组织机构设立、章程制定、活动开展、专家邀请等方面提供参考和支持。
以上那些同学都是海淀区少年科学院的成员!他们从报名参与竞选的51所中小学中脱颖而出,参加了5月16日海淀区教委与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共同举办的海淀区少年科学院总院院长竞选会,通过现场阐述,抽题检测等环节考验,再经过现场百名小院士和专家评委当场投票选出!
现场展示
现场投票
现场互动
中国科学院院士林群为当选的总院院长颁发奖杯
十一学校 沈子鸿 总院院长
神奇的“非典型理科生”,兴趣遍布各个领域,曾经用数论研究过算卦,用概率研究过21点。人生格言: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
首师大附中 李家鑫 副院长
年级学生会副主席、“青牛创客”成员、“拆客”项目带头人、信息学竞赛种子选手、模拟飞行达人、电脑知识宣传员、集体活动活跃分子。我的青春已飞扬,我的梦想已启航,让我们一起飞向科学殿堂
人大附中 丑瑞华 副院长
废旧电池再利用装置申请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获北京市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16年入选“全国英才计划”和“北京市第一届青少年拔尖人才计划”。《家用电器节能型电源通断智能控制装置》获第37届北京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并获日内瓦发明展银奖。17年3月,在“英才计划中外学术交流论坛”上作为中国学生代表进行英文学术报告。17年入选“全国英才计划国际交流项目”。
清华附小 任和 副院长
三年级加入科技社团,目前是清华附小DI、OM社团的团长,带队争战,屡获大奖。擅长演讲、主持“百年校庆”,科技嘉年华,开学典礼,入队仪式等大型活动。2014年,获得市级“中华文化小大使”称号;2014年参加DI亚太区邀请赛,获得达芬奇奖和北京市科技竞赛市级三等奖;荣获第33届\34届北京学生科技节—北京市青少年DI创新思维竞赛一等奖;2015年,2016年连续两年荣获北京市市级“红领巾奖章”;2016年,荣获清华附小第三届十大成志卓越学生;荣获2016年OM世界头脑奥林匹克欧洲锦标赛亚军。
北京第一0一中学 肖雨涵 副院长
2012-2016年 多次荣获全国科技创新大赛和北京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2016年获得美国博通大师奖;2017年 参加日内瓦国际发明展 荣获金奖
热爱科学的海淀学子们注意啦!未来,海淀区少年科学院将每年在全区范围内评选一批“海淀区少年科学院小院士”,该称号是海淀区少年科学院对具备突出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的青少年的最高荣誉。科学院设置指导教师团,由科技教育专家、科技校长(主任)、科技教师等担任,对小院士研究课题进行专项辅导;开展科普培训、少年科技教育研究,协助各分院、研究所组织开展各种活动等等。同时还将通过创建一批科技教育示范基地、确定少年科学院研究所等举措扩大海淀区科学教育普及范围,努力形成科技学科领域覆盖面广、各校科技教育特色特出、普及度高、互补性强的全区科技教育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