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2018北京国际儿童阅读论坛在清华附小拉开大幕。此次论坛由区教委主办,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承办,来自海内外500余位嘉宾参与了此次盛会。
资料拓展
近年来,海淀区教委秉承打造优质教育和国际教育的规划理念,逐步扩大交流合作平台,开展“海淀教育与世界对话”系列活动,聚焦全球教育热点和趋势,加强教育理念和实践的交流对话,传播海淀教育声音;借助高水平教育论坛和国际活动,展示海淀教育形象;推动境内外校际间友好合作关系,扩大学校多元文化交流,丰富海淀教育资源,以实践活动凸显国际化主题元素,以国际视野推动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改革,努力将海淀区打造成国际化教育示范区。
▲区教委国际办主任郝平致辞,充分肯定了清华附小在推广儿童阅读以及推进儿童阅读的国际化方面所做的努力。
▲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校长窦桂梅作《让阅读与成志相遇,养君子浩然正气》的报告,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清华附小在成志教育理念下开展阅读的尝试。
窦桂梅校长坚信,阅读经典改变孩子一生,在她的带领下,清华附小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持续地为儿童基础阅读贡献智慧和成果。
学校以主题的方式,整合经典诵读以及整本书阅读,以滋养孩子精神与心灵。
学校在语文课程内容设置方面,特别突出“阅读”和“积累”。
每学期推荐背诵古诗25首、文言文10篇、经典现代诗及儿童诗10首,并引导学生积累《论语》、《道德经》中的经典格言警句。
同时,教师团队为每个年级研制出“清华附小推荐的阅读书单”。
每学期25本这意味着附小的每个孩子小学六年要读超过600本书。
其中,“主题”就好比一根线,将不同内容、不同文体的阅读内容“串起来”,学生学习、理解起来就轻松许多。那些经过世代传颂的诗词精品,被“统整”之后,渗透到学生的生命深处,真正实现学生阅读的快乐。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英国的儿童文学作家罗伯•比达尔夫开展了阅读工作坊。比达尔夫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与二年级的学生一道分享了自己阅读、创作、成长的经历。
▼来自台湾的才女作家林小杯,向广大听众介绍了自己的绘本创作理念与实践,以及绘本阅读的策略。
▼来自台湾的作家邱承宗以尊重生态的绘本创作为主题展开交流分享,诙谐的语言、生动的表达赢得了大家的高度赞赏。
除了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工作坊和讲座,清华附小本部和CBD校区的老师们也为到访的代表们展示了精彩的研究课,共分为三个会场,分别是:
科学阅读会场
科学阅读会场由田博文老师带来“我们的森林”,张懿老师带来“池上池下”,两位科学老师的跨界演绎让科学因阅读而温润,让阅读因科学而精彩。课后,这两本书的作者——来自台湾的作家邱承宗先生高度赞誉了两节课所展示出来的科学教师的阅读素养,以及清华附小学生因常年开展阅读而呈现出的良好样态。
部编教材整本书阅读分会场
部编教材分会场由陈香夙老师执教《神笔马良》、薛晨老师执教《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两位老师从这两本著作当中挖掘学生诚挚友谊的因素,促进学生精神、语言、思维、策略的共同提升。
数学阅读分会场
数学阅读分会场由来自CBD校区的两位老师分别执教了《欧利和他的懒弟弟》《概率知多少》,课后由特级教师李怀源老师进行了解读与分享,展现出了数学阅读的独特魅力。
开展此次国际儿童阅读论坛,让海淀教育再次与世界对话,目的是构建一个国际化的儿童文学阅读教育交流平台,让海内外专家、学者及一线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话阅读,有效推进先进儿童阅读理念,总结儿童阅读推广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增进国内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学校等充分交流,最终促进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与教育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