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1950年建校,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现已发展成为“一校多址”,集高中、初中、小学、国际部于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教育集团,包括本校区(高中部)、小学部、东校区、南校区、通州校区、理工附中分校、理工附小、北外附中等。
近年来,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充分发挥市级示范校优质教育资源辐射作用,采取“一体化发展、一贯制教育”办学模式,全方位提升整体办学品质,探索并实践新时期集团化办学新模式,围绕大中小人才一体化培养改革进行积极探索,推动区域教育内涵提质再上新台阶。
大中贯通 共育英才
学校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高端实验室建设、特色课程建设、师资共享提升等方面,先后与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北京外国语大学等达成“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和“全面深度合作意向”,搭建“2+4”合作培养机制,共同携手,升级理工实验班,新推国科实验班,打造卓越工程师基础教育阶段培养项目等大中衔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育人新范式。
“科研天团”、顶级教研助力理工附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启新纪元
匠心筑梦 教师风采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拥有一支教育观念先进、治学精神严谨、敬业爱生、博学善导、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此外,学校还拥有国内一流大学的博士、硕士毕业生组成的青年教师队伍。
多元课程 奠基未来
理工附中教育集团依托十二年贯通培养条件,对国家课程、校本课程进行通盘设计,形成“三层五领域”的课程结构。横向上将国家课程按学科所在内容领域划分为人文与社会、数理与科技、艺术与审美、体育与健康、劳动与综合实践五大课程领域;纵向上分为三层递进课程:奠基课程(国家课程校本化),见长课程(按照国家课程要求,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开设的校本课程),荣誉课程(为了满足一部分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需求,响应国家对创新拔尖人才的要求,学校开设的单学科或多学科融合的校本课程)。学校力图在全面夯实学生基础之上,尊重学生选择,实现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礼驻校园 德润育才
学校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以课程育人为载体,以制度育人为保障,以文化育人为基础,以实践育人为主题,以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为支点,整合优质教育资源,开展规范化、常态化、制度化的系列活动,建立目标、内容、举措、评价四位一体的美好生活德育体系。
理工附中的学子在一次次志愿服务、文化研学活动中,端端正正修品格,踏踏实实立长志;在一次次运动的快乐中,练就能担当、爱集体、勇拼搏的奋发之气;在一次次校园艺术活动中,尽展青春风采,传递青春力量,向阳而生,向美而行;在一次次“撸起袖子”的真操实练中,塑造吃苦耐劳的精神,体会劳动最美的道理。
科学教育 智创未来
学校成立“科学教育中心”,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求,为科技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加广阔的平台和支撑。
“科学教育中心”揭牌
推进高研实验室项目,分别在小初高三个学段开设贯通式高研课程,高中阶段建设11大高研实验室。高研实验室采用“双导师”模式,校内导师为知名大学毕业的博士和博士后,校外导师则对接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知名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教授、研究员等,为同学们进行授课。
“三金”社团 光芒闪耀
理工附中拥有三个北京市高水平学生社团,分别是:北京市金鹏科技团(天文分团)、北京市金帆乐团(行进管乐)、北京市金奥运动队(男排)。理工附中“三金”社团历史悠久,师资精良,规模庞大,硕果累累,极大地丰富了学校多元培育人才的特色发展模式,是学校特色教育优异成果的集中体现。
金奥运动队(男排)
金帆乐团(行进管乐)
金鹏科技团(天文分团)
国际视野 多元成长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会员校,先后与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二十所名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每年均有师生参与友好校互访活动,“让世界成为课堂”。
与“牛剑”菁英学子互动交流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