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2023年,中关村第三小学教师万霞获评“北京市德育特级教师”,成为海淀区首位德育特级名师。12月7日,海淀区召开教育教学实践研讨会,系统总结和研讨万霞在德育教学实践中的经验和成果,分享其潜心育人的智慧。
在实现德育特级零突破的基础上,海淀区以名师为引领,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举办了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培训与展示活动、第四届中小学“风华杯”班主任基本功研修与展示活动,组织257名班主任开展5次区级专题研修,完善班主任梯队建设,评选出678名区级优秀班主任。
德育工作需要借助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力量来发挥实效。2023年,海淀区成立了海淀区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海淀家长学校全年推出28期家庭教育大讲堂直播课程,累计辐射家长71.5万人次,推动校家社合力育人。为了完善法治副校长管理体系,与检察院签署《“共建法治校园,守护未成年人成长”检教合作保护方案》检教携手构建未成年人保护新机制。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层面的“术”,更在于培塑心灵的“道”。在处理学校日常工作时,德育干部、班主任发现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重要。近年来,海淀区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载体,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其实效性,不仅制定了《进一步落实海淀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行动计划》,还聘请了78位心理专家,为全区中学配备心理健康教育副校长,并且与5家医院建立绿色诊疗通道,创设“学校-学区-区域-医院”协同联动机制,为需要医疗救助的学生提供支持。据统计,全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共200余场,累计覆盖学生群体10万余人;2022至2023学年,完成了137660名学生的心理监测反馈,形成了区域和学校心理反馈报告292份。此外,海淀区不定期举办心理监测结果反馈培训活动,指导学校分级疏导与干预。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