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您即将离开海淀教育网,去往:
继续
取消

这堂“开学第一课”,是中国首批航天员上的!

时间:2024-09-02 15:10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
【字体: 打印本页

“在宇宙中,我们能看到什么?”8月31日,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的秋季开学第一课,是从孩子们的提问开始的。

▲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老师

在这堂“开学第一课”上发问的,不是授课老师,而是刚刚踏上初、高中学习生涯的新同学,答问者,是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老师和《问天》主创代表易星老师。

▲同学们宣誓航天员誓词

“开学第一课”,从“问天”开始

“我想当一名航天员,要读什么院校?现在可以准备些什么?”

“航天员训练中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中国火箭用的是什么燃料?有领先于世界的技术吗?”

▲赵传东老师在开学典礼上下达动力火箭发射口令

8月31日上午,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老师和《问天》主创代表易星老师受邀来到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开讲“开学第一课”——《奋斗吧 ,“问天”的少年!》,约1200名在校初中、高中学生坐满礼堂,他们争相举手,向主创团队成员和航天员赵传东老师提问。

▲同学们发射水动力火箭和空气动力火箭

在长达半小时的提问互动中,赵传东老师分享了自己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参与载人航天任务的经历,广播剧《问天》也以赵传东老师作为其中一个原型人物,讲述了中国航天员们在选拔、特训过程中,冲破重重挑战、克服考验、团结一致、永不放弃的故事。

▲赵传东老师讲述我国首批航天员选拔历程

超重离心机训练是赵传东老师印象最深刻的“魔鬼训练”,航天员要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在面部肌肉变形、呼吸困难、生理指标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他们必须完成各种技术动作。这是一项对生理极限、心理品质、意志力的三重考验。当承受不了时,可以按下左手的红色按钮,随时暂停训练。赵传东老师和所有的航天员一样都经受住了考验,至今为止,那个红色按钮从来没有人按过。

▲赵传东老师参加航天员训练

“我们中国航天员团队每个人都有不计小我、祖国至上、知难而进、征服苍穹的胸怀与勇气,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赵传东老师的发言引来了阵阵掌声。当有同学问出学习中的困惑时,易星老师引导同学们跳出“地面思维”,感悟宇宙奥义,探索未知世界。老师的分享打动了在场的师生,孩子们的眼中充满了应对新学期未知挑战的信心。

▲赵传东老师寄语矿大分校学子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初二(1)班学生王姝予说:“今天能现场和赵传东老师见面,我真的太开心了!我在去年的暑假就听过这部剧,它带我走进了中国航天员的生活与工作,他们在训练中艰苦奋斗的精神令人震撼,每位航天员都为了国家的航天事业不惧挑战,勇敢逐梦,这种优秀的品质一直激励着我。”

未知诞生力量,航天员都被“上了一课”

学生礼堂里,每一排、每一列,都有稚嫩的手臂朝上挥举,同学们踊跃的提问令赵传东老师感到欣慰。“学生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精神状态,给了我很大的感染和激励,让我对中国航天的未来充满了期待。”赵传东老师说,跟随《问天》一路走来,让他也对目前自己从事的公益科普事业有了新的启发,从科普到思政,扩展了他传递知识和信念的维度。

▲王姝予同学将亲手画作送给赵传东老师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校长敖雪丹表示,“我们认为科技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能够适应未来挑战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作为北京市科技教育示范学校、全国航天特色学校,我们一直在做科学教育加法,激发同学们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邀请《问天》广播剧主创团队和中国首批航天员赵传东老师来到学校和全校师生一起开启新学年,让同学们了解航天科技,热爱航天科技,弘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攻关、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把航天精神化作自身不断进取的源源动力,以实际行动追寻自己的星辰大海,为中国梦、航天梦、强国梦而努力奋斗。”

▲赵传东老师为参加航天实验的同学们留下亲笔签名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科技负责人崔璨老师介绍,一零一中矿大分校成立了地球与环境、大气科学、航空航天、无线电、机器人、航模、建模、海模、天文、气象等23个学生科技工作室,先后获评全国航天教育特色校、全国未来工程师联盟基地校、北京市航空航天模型示范基地、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学校努力为每个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氛围和机会,让孩子的天性有展现的空间,智慧有表达的平台。我校学子先后获得全国青少年航天特训营、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全国青少年未来工程师竞赛、全国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竞赛、全球青少年未来太空学者大会一等奖。

从“暗淡蓝点”出发,星辰探索永不止步

在浩瀚的宇宙里,地球只是一个孤独的蓝色斑点。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在《暗淡蓝点》里,为我们描绘从遥远的宇宙回望地球时所看到的景象,我们生活的地球在宇宙的背景里,显得微小、暗淡、孤独,犹如一粒蓝色的尘埃。当人类仰望苍穹,在憧憬中谈论“暗淡蓝点”时,就会发现地球文明对宇宙、生命、自然规律的认知仍然非常有限,许多未解之谜等待人类去探索。

▲少年与航天员面对面

北京一零一中矿大分校初一(4)班的学生干霖说:“我听过关于宇宙的科普讲堂,老师说太阳在几十亿年后会爆炸,我想人类一定要在那之前寻找到新的星球去居住,不知道我们会不会真的像《流浪地球》的电影里一样,建设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

青春,唯梦想与星辰不可辜负。孩子们走进寰宇,走向了更宽广的探索之路。

▲我校航空航天工作室的同学们与赵传东老师合影

“我希望中国航天技术能够更加成熟,为了航天员的健康,在太空里多种植新鲜的蔬菜,这样我们的航天员就不用一直吃加热食品了。”初一(5)班学生王子夫在听了《问天》广播剧后,非常关注中国航天员在高强度工作下的身体状况,她也立志成为一名航天科技工作者,希望能为中国航天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新学期,我们来啦

今天,等待着孩子们的不光是新的学期,新的生活,还有广袤的星辰大海。探索永不止步,奋斗吧!问天的少年。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附件下载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ICP备202200526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8417号 京ICP备202200526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