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为增强青少年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应急避险能力,2025年5月12日,正值中国第17个防灾减灾日,海淀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作为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联合海淀区地震局,为北安河中心小学六年级师生设计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北京市海淀区地震局副局长崔清山、海淀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书记主任谷振旺、北安河中心小学德育主任宋莹参加活动。
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活动伊始,主持人赵昌林介绍到场嘉宾后,宣读《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命名通知》,崔清山副局长为海淀区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颁牌,并进行了讲话,希望同学们能够学习更多的防灾减灾知识,通过学习,能够在灾害来临时学有所用。
知识宣讲
地震科普讲座
北京红十字会急救员讲师、美国心脏协会认证急救师、北京市应急志愿者联合会高级讲师、SFAR现场急救员培训导师孟华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生动精彩的专业科普讲座。孟老师通过PPT演示、结合多个案例向同学们进行绘声绘色的讲解,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虽然只有短短的50分钟,但内容非常丰富,在讲解过程中师生互动,讲解内容与生活实际息息相关。同学们通过聆听孟老师的讲座,提高了在防震减灾方面的应急能力和防范意识。
实战演练:锤炼应急避险本领
在理论学习后,实践环节接踵而至。在教育中心倪昂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迅速、有序地开展疏散演练,将课堂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演练结束后,孟华老师进行了专业的点评,并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防灾减灾疏散演练
多元学习:室内室外联动
同学们转到地震台及户外拓展体验区,聆听了海淀区地震局满博成老师专业精彩的地震知识培训,并结合建筑共振演示器、建筑抗震减震隔震演示器、地震模拟互动体验平台,以及地震科普VR体验,让学生们更直观的感受到了地震来临时的感受与相关知识。在户外器械拓展体验区,同学们还进行了逃生拓展体验。
此次“5·12”防震减灾科普活动,通过“理论+实践”的创新模式,为师生搭建了学习交流平台,切实提升了青少年应对地震灾害的能力。未来,教育中心将与各方持续深化合作,推动防震减灾知识走进更多校园,为青少年成长筑牢安全防线。
手机扫一扫,移动端观看分享
转载请注明来源
主办:北京市海淀区教育融媒体中心